[实用新型]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3843.9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4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健;朱维珍;杜迎梅;王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17/02;B32B27/06;B32B27/12;B32B27/40;B32B17/10;B32B33/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5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性能 多孔 复合材料 汽车 顶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内饰顶棚由无纺布、玻璃纤维毡、聚氨酯泡沫板、玻璃纤维毡、无纺布、面料按照顺序粘接而成,由于顶棚面积大,对车内噪声的吸音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汽车内饰顶棚的吸音性能直接决定了车内噪声的控制效果。
常用的湿法顶棚,所用聚氨酯板结构为蜂窝状半硬质泡沫板,由于密度低、开孔率高,导致波长较长的声波直接穿过聚氨酯泡沫板,无法经过聚氨酯孔壁的能量消耗,且短波长的声波能量消耗不全,造成驾驶舱内回声、混响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主要现有汽车内饰顶棚无法满足产品对全频段(400-10000HZ)高吸音性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下无纺布、下打孔胶膜、下玻璃纤维毡、聚氨酯泡沫板、上玻璃纤维毡、上打孔胶膜、上无纺布、面料自下而上粘接而成;所述下打孔胶膜和上打孔胶膜表面有圆形凸起小孔;所述的圆形凸起小孔直径30-60μm,分布密度为70000-90000个/平米;所述的圆形凸起小孔凸起的一面朝向玻璃纤维毡。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孔胶膜为克重40-80g/平米的聚烯烃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通过打孔胶膜上若干个圆形凸起小孔与玻璃纤维毡、聚氨酯泡沫板相结合,使原来完全敞开的聚氨酯蜂窝单元变为中间敞开、两侧有孔的半封闭式的蜂窝单元,当声波传播到聚氨酯泡沫板时,声波从小孔进入聚氨酯泡沫板内部,由于打孔胶膜的阻挡,声波可以在蜂窝单元中多次反射进行声波的能量消耗,并且有效减少反射回驾驶舱的长声波和短声波,极大的降低了驾驶舱中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采用打孔胶膜,在保持原有聚氨酯泡沫板敞开式蜂窝的同时增加聚氨酯泡沫板的边缘半封闭性,通过打孔胶膜与玻璃纤维毡、聚氨酯泡沫板的结合提高顶棚的吸音性能,使顶棚具有高吸音性能;2、顶棚安装到汽车内部,对驾驶舱的噪声吸收有很大的提高,明显提高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孔胶膜上圆形凸起小孔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声波在聚氨酯泡沫板中传播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参见图1、2,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克重40-80g/平米的聚烯烃膜做为打孔胶膜,即上打孔胶膜3和下打孔胶膜7,上打孔胶膜3和下打孔胶膜7表面有大是圆形凸起小孔9,圆形凸起小孔9直径30-60μm,分布密度为70000-90000个/平米;将下无纺布8、下打孔胶膜7、下玻璃纤维毡6、聚氨酯泡沫板5、上玻璃纤维毡4、上打孔胶膜3、上无纺布2、面料1自下而上放置,下打孔胶膜7上圆形凸起小孔9凸起的一面朝向下玻璃纤维毡6,上打孔胶膜3上圆形凸起小孔9凸起的一面朝向上玻璃纤维毡4;通过模压,将八层材料粘接在一起,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参见图3,使用中圆形凸起小孔凸起的一面朝向玻璃纤维毡,使原来的开放式聚氨酯蜂窝单元变为半封闭性蜂窝单元,当声波传到打孔胶膜时,声波由小孔进入玻璃纤维毡和聚氨酯泡沫板,声波在聚氨酯泡沫板中进行多次反射消耗能量,并且极大减少返回驾驶舱的声波能量,从而形成高吸音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3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气性复合纳米头
- 下一篇:一种色织提花织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