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立式成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4710.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8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起;王暤星;王港丽;刘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6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 建筑 立式 成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用工具,具体为一种土木建筑立式成型夹具。
背景技术
建筑立式成型夹具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但是,传统的建筑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传统的建筑夹具大多是一次性使用的,重复利用率不高,需要在场地临时安装,且固定方式不够稳固,不能满足现在使用。
2、传统的建筑夹具自动调节功能较差,一般只能紧缩两个方向,不能满足工地复杂的使用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立式成型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立式成型夹具,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一侧开设有顶部通孔,所述立柱顶部开设有顶部螺纹孔,所述立柱通过顶部通孔套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顶部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与立柱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立柱为与顶部通孔所在一侧的相邻一侧底部开设有底部通孔,所述立柱底部开设有底部螺纹孔,所述立柱通过底部通孔套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侧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底部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与立柱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锥型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夹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相配合,所述第四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螺钉相配合,所述底部螺纹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通过螺钉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由螺钉固定的,可以随时拆卸安装,满足了重复使用的功能,同时立柱底部设置有锥型底座,可以稳固固定,节约了人力和防止了资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杆螺纹孔,可以调节四个方向的夹具长度,可以满足工地上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3中:1-立柱;2-第一夹板;3-第二螺纹孔;4-第三螺纹孔;5-顶部螺纹孔;6-第一螺纹孔;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底部螺纹孔;10-顶部通孔;11-底部通孔;12-第四螺纹孔;13-第一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5-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立式成型夹具,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顶部一侧开设有顶部通孔10,所述立柱1顶部开设有顶部螺纹孔5,所述立柱1通过顶部通孔10套接有第一支撑杆7,所述第一支撑杆7两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所述第一支撑杆7通过顶部螺纹孔5和第一螺纹孔6与立柱1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杆7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所述第二螺纹孔3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立柱1为与顶部通孔10所在一侧的相邻一侧底部开设有底部通孔11,所述立柱1底部开设有底部螺纹孔9,所述立柱1通过底部通孔11套接有第二支撑杆8,所述第二支撑杆8两侧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所述第二支撑杆8通过底部螺纹孔9和第三螺纹孔4与立柱1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杆8中部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2,所述第四螺纹孔12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