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红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4762.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守超;余家红;候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8 | 分类号: | G08G1/08;G08G1/07;G08G1/087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05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红绿灯 | ||
一种智能红绿灯,包括支架、控制箱、车辆指示灯、行人指示灯和行人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箱、所述车辆指示灯、所述行人指示灯和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车辆指示灯、所述行人指示灯和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一端垂直固定在地面,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竖杆;所述行人指示灯包括第一行人指示灯和所述第二行人指示灯,所述第一行人指示灯朝向第一行人等候区,所述第一行人等候区靠近所述支架,所述第二行人指示灯朝向第二行人等候区;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第一行人等候区。能够有效提高交通疏导效率,减少交通的拥堵,且安装成本较低,行人观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绿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红绿灯。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交通系统中,红绿灯在控制交通秩序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现有红绿灯大多采用统一调控的方式进行红绿灯转换,或者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红绿灯交替,其设计过于死板,不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响应,导致其疏导效率不高。
现有的在斑马线处的红绿灯,往往需要在马路的两侧各放置一个红绿灯安装柱,其安装成本高,如果不安装两个,则不能够让马路两侧的行人均能看到信号灯,行人判断是否可以过马路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智能红绿灯,能够有效提高交通疏导效率,减少交通的拥堵,且安装成本较低,行人观察方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红绿灯,包括支架、控制箱、车辆指示灯、行人指示灯和行人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箱、所述车辆指示灯、所述行人指示灯和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车辆指示灯、所述行人指示灯和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竖杆一端垂直固定在地面,所述竖杆另一端和所述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杆垂直于所述竖杆;
所述车辆指示灯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所述行人指示灯包括第一行人指示灯和所述第二行人指示灯,所述第一行人指示灯朝向第一行人等候区,所述第一行人等候区靠近所述支架,所述第二行人指示灯朝向第二行人等候区;
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朝向所述第一行人等候区。
效果,此技术方案在保留原有红绿灯的功能上,还具有以下特征,在车辆通行较多,行人通行较少的地方,在公路上设置人行斑马线,采用此种方案的红绿灯,在无人时,车辆指示灯处于常绿状态,当行人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有人在等候过马路时,车辆指示灯亮红灯,行人指示灯亮绿灯,行人通行完毕后,车辆指示灯切换到常绿状态,等待下一个行人等候过马路时,再进行切换红灯,如此循环。传统的红绿灯只能定时切换,适用此种情形时,车辆很多时候在等待,却无行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车辆通行效率更高。同时行人一到等候区便让行人通过,车辆停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为雷达传感器、对射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效果,通过两种传感器的组合,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避免误判,影响疏导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行人检测传感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m-.m。
效果,能够适应不同人群,即使是身高较低者,均可以有效检测到行人。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辆检测传感器,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效果,有效的监控行车流量,根据行车流量的数据对红绿灯规定进行阶段性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包括地感线圈,所述地感线圈埋置在马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学院,未经重庆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4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灰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