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6415.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陆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共合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管 异径弯管 缓冲垫 流体流动 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 异径弯头 低层 底端 流体 塞管 表面设置 管道内壁 弧形表面 流体通过 内丝接头 使用寿命 出水管 管盖 塞口 外壁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端设有内丝接头,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异径弯管,所述异径弯管外壁上设有泄塞管,所述泄塞管底端设有管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异径弯管,使其靠近进水管一端内径小于靠近出水管一端内径,当流体通过进水管入异径弯管后,降低了流体的流动速率,减少了流体流动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设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当流体流动冲击至表面设置为弧形的第一缓冲垫时,利用其弧形表面和弹性材料的弹性降低了流体对管道内壁的冲击力,当流体流动至第二缓冲垫时,减少了对泄塞口处的冲击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人类才能长久地享受到自身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过去,在建筑排水领域,传统铸铁管和钢管长时期稳居龙头老大的地位。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对塑料管应用加深了重视,致力于塑料管道的开发、生产及推广,成功地发展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硬聚氯乙烯(UPVC)等多种材质的塑胶管道,国家还特别提出了“以塑代钢”的推广号召,各种新型的塑料管开始以其更优越的性能和更低廉的价格开始广泛占领市场。迄今为止,UPVC管的使用量为最大,但UPVC管在生产时添加了重金属添加剂,使用时单体氯乙烯亦可能渗出进入输送介质,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UPVC管在焚烧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而严重污染环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的需要,UPVC管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正在逐步取而代之。正是这种趋势的存在,集实用、环保、安全于一身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的应用发展迅猛。在一些复杂的管道系统中,常常会有很多地方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管道接头。但在一些流体方向向下的接头部位,由于接头处长时间受流体向下流动所带来的冲击力和压力,容易产生管道破裂漏水等现象。
因此,发明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HDPE低层异径弯头,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端设有内丝接头,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异径弯管,所述异径弯管外壁上设有泄塞管,所述泄塞管底端设有管盖,所述异径弯管内壁设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一侧设有泄塞口,所述泄塞口一侧设有第二缓冲垫,所述异径弯管一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端部设有管道接头。
优选的,所述异径弯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一体化设置,所述异径弯管靠近进水管一端内径小于靠近出水管一端内径。
优选的,所述泄塞管设置于泄塞口的正下方,所述泄塞管与进水管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泄塞管底端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管盖通过螺纹与泄塞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缓冲垫底部和第二缓冲垫底部均与异径弯管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表面均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管道接头设置为锥形,所述管道接头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管道接头通过螺纹与进水管端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有异径弯管,使其靠近进水管一端内径小于靠近出水管一端内径,当流体通过进水管入异径弯管后,降低了流体的流动速率,减少了流体流动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设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当流体流动冲击至表面设置为弧形的第一缓冲垫时,利用其弧形表面和弹性材料的弹性降低了流体对管道内壁的冲击力,当流体流动至第二缓冲垫时,减少了对泄塞口处的冲击力,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有泄塞口、泄塞管和可拆卸的管盖,利用流体在异径弯管内降低流速时使流体内的大颗粒物质落入至泄塞管内,通过拆卸管盖对其进行排放,防止了管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共合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共合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6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输送弯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检查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