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芳纶纤维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8571.1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农兴中;翟利华;王凌;柳宪东;顾锋;阚少德;卢小莉;陈彦晖;朱文彬;何冠鸿;袁泉;阳彬武;黄子进;陈晓岚;韦永美;祝徐敏;欧林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1/14;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树脂层 芳纶纤维 加固结构 加固层 盾构隧道 底胶层 本实用新型 芳纶纤维层 锚固装置 内壁 贴设 依次层叠 绝缘性 穿过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芳纶纤维加固结构,包括加固层和锚固装置,加固层贴设于盾构隧道的内壁,锚固装置穿过加固层而与所述盾构隧道相连接,加固层包括底胶层、第一浸渍树脂层、芳纶纤维层和第二浸渍树脂层,底胶层贴设于盾构隧道的内壁,且底胶层、第一浸渍树脂层、芳纶纤维层和第二浸渍树脂层依次层叠。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芳纶纤维加固结构,该芳纶纤维加固结构绝缘性良好,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加固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纶纤维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广州地铁一号线黄沙~长寿路区间为盾构隧道区间,项目施工的基坑和桩基础紧邻车站及区间隧道。自2011年1月份以来,发现下行在K5+400~K5+483隧道顶部10点~12点位(面向黄沙站)处管片纵向裂纹较多,个别管片上裂纹达4条,大多数裂纹贯穿整块管片,最大裂纹宽度约接近0.58mm;上行在K5+411~K5+480处12点~3点位(面朝黄沙站)处管片大多数有纵向裂纹,裂纹部位大致与下行线呈镜像分布。其中K5+440处12点~1点位管片开裂的较为严重,最大裂纹宽度约0.5mm。上行裂缝共72条,下行裂缝53条,共计125条。由于黄长区间已经处于严重损伤状态,为了保证地铁一号线的运营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急需找到一种加固方法,从而对隧道侧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盾构隧道对于绝缘性要求较高,在加固过程需严格选用绝缘材料;现有的加固技术有采用压密注浆进行加固,而压密注浆是将浓稠的浆液注入土体,在土体中形成孔洞,随着压力升高,注浆量增大,压密周围土体从而提高强度,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而压密注浆施工比较复杂,在注浆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密监控,否则容易导致注浆后出现地表隆起、隧道拱顶下降或者地表隆起,施工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也有一些采用加固层进行盾构隧道加固的方法,但加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芳纶纤维加固结构,该芳纶纤维加固结构绝缘性良好,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加固效果良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芳纶纤维加固结构,包括加固层和锚固装置,所述加固层贴设于盾构隧道的内壁,所述锚固装置穿过所述加固层而与所述盾构隧道相连接,所述加固层包括底胶层、第一浸渍树脂层、芳纶纤维层和第二浸渍树脂层,所述底胶层贴设于所述盾构隧道的内壁,且所述底胶层、所述第一浸渍树脂层、所述芳纶纤维层和所述第二浸渍树脂层依次层叠。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装置为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与所述盾构隧道形成的缝隙填充有环氧砂浆。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砂浆的成分配比为环氧树脂:水泥:干砂=1:(1.5-2):(3-4)。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栓的数量至少有两根,各所述膨胀螺栓固接于所述加固层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栓的公称直径D为8-10mm,所述膨胀螺栓的锚固长度L≥100mm。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还包括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位于所述底胶层与所述盾构隧道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找平层的材料为水泥砂浆或者细石砼。
进一步地,所述芳纶纤维层的厚度在3mm-4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浸渍层外表面还设置有外饰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盾构隧道表面涂布的底胶层,使得芳纶纤维层的粘贴更加紧固,而两层浸渍树脂层、芳纶纤维层和底胶层形成一个整体且紧紧与盾构隧道结合,使盾构隧道与芳纶纤维共同受力,结构简单且施工方便,而芳纶纤维绝缘性能良好,满足地铁隧道的需求,而其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酸耐碱及重量轻优良性能,由此大大增强原有盾构隧道结构强度,加固效果良好;锚固装置将加固层与盾构隧道紧紧连接,结构紧凑,整体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8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