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9650.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平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框架 梯形体 转动体 恢复训练装置 人体下肢 本实用新型 吊绳 内环 摇柄 平行间隔设置 滑动配合 平稳移动 水平设置 转动配合 跌倒 架设 相隔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移动框架、转动体、两根吊绳和两个梯形体;两个所述梯形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移动框架架设在两个所述梯形体上,且所述移动框架与两个所述梯形体滑动配合;所述转动体水平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内,所述转动体包括转动配合的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与所述移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内环顶部平均设置有四个第一摇柄,每根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摇柄上。本实用新型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转动体、移动框架和梯形体能够保证病人平稳移动、不易跌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肢体功能障碍一般是指:是指某处或连带性的肢体不受思维控制运动或受思维控制但不能完全按照思维控制去行动,例如:中风病人的肢体不能受意识支配,有感觉,但没支配意识,又例如帕金森病人,肢体不受思维意识控制,自然的摆动,思维控制运动时,又不能自主性运动。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在治疗后期需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快速、稳定康复,而下肢功能性障碍的病人的康复训练通常是在家人或护士的搀扶下进行的,且其康复训练往往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非常危险,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供下肢功能障碍病人自主进行康复训练的相关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下肢功能障碍的病人能够自主进行下肢恢复训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移动框架、转动体、两根吊绳和两个梯形体;两个所述梯形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移动框架架设在两个所述梯形体上,且所述移动框架与两个所述梯形体滑动配合;所述转动体水平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内,所述转动体包括转动配合的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与所述移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内环顶部平均设置有四个第一摇柄,每根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摇柄上。
优选地,两个梯形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为竖直面,两个所述梯形体的顶部平台上均设置有一导轨,所述移动框架底端对应两条所述导轨固设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导轨为预制在所述梯形体的顶部平台上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转轴通过链条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二摇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框架的侧板内部,所述第二摇柄设置于所述移动框架的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外环的截面呈L型,内环的截面呈倒L型,所述内环的竖直端位于所述外环的水平端的内侧,所述内环的水平端位于所述外环的水平端的上侧,所述内环的水平端与所述外环的水平端之间均匀设置有滚珠。
优选地,所述内环设置有四个竖直的通孔,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不同的所述通孔并连接在不同且相隔的所述第一摇柄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摇柄的手柄端包括套管和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套管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摇柄两侧的内环对应所述锁杆设置有锁孔,所述锁杆能够伸入到所述锁孔中。
优选地,所述移动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移动框架包括一能够打开的活动侧板,所述活动侧板横跨两个所述梯形体。
优选地,所述活动侧板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人体下肢恢复训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平,未经赵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9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左右手臂康复机器手
- 下一篇:一种助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