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1133.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倩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倩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9 | 代理人: | 胡仁勇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瓶 输液管 生理盐水 过滤头 连接孔 连接头 取液针 本实用新型 胸腔引流瓶 螺纹连接 加液式 生理盐水袋 生理盐水瓶 旋转连接头 包装特性 方便拆卸 截止装置 连接牢固 过滤片 零污染 引流管 螺纹 加液 旋入 过滤 损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包括胸瓶及设置于胸瓶上的引流管,所述胸瓶还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胸瓶顶部设有与连接头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设有取液针;还包括过滤头,所述过滤头上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头与连接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胸瓶的连接孔与输液管上的连接头螺纹配合方便拆卸,且连接牢固。将取液针插入任意材质包装的生理盐水中,视生理盐水的包装特性(生理盐水袋、生理盐水瓶)相应打开取液针上的截止装置即可实现自加液的目的,待生理盐水导入完毕后旋转连接头即可实现输液管与胸瓶的分离,再旋入过滤头,从而达到零污染、零损伤的快速准备胸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即胸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瓶的更换是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准确观察患者引流情况的基础上能起到预防胸腔内部感染的作用。因此,在更换胸瓶的整个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胸瓶的准备是更换胸瓶的必备条件,现有的准备胸瓶的方法是将无菌的小漏斗放置在胸瓶的排气口上,将500ml玻璃瓶装的生理盐水从此处倒入。此方法看似简单而且易于操作,但在临床的实际操作中却不然。此种方法带来的问题是:第一,在胸瓶的准备过程中,在不自觉的状态下由于各种原因或多或少的违反了无菌操作的原则。第二,由于生理盐水包装的特殊性,在开启瓶口外层铝盖的过程中会划伤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有引起锐器伤和感染的风险。第三,整个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
目前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式是:胸瓶的准备过程中使用无菌手套,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新的胸瓶重新准备。这不仅浪费时间和财物,而且在重新准备胸瓶的过程中仍会出现被污染的可能。第二,第三个问题目前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
于是本申请人于2015年3月18号提出了一种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专利号为201520154037.X。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包括有胸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塑料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端带有螺旋口,其内壁设有螺旋齿轮,可与胸瓶排气口上的齿轮紧密结合。所述输液管下端通过一个阀门开关与500mlPVC 生理盐水袋连接,该阀门开关内壁设有一个与输液管内壁匹配的中央有孔式导槽。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该结构会导致生理盐水袋在生产时就需要与输液管相连,造成了运输的不便,再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生理盐水注入胸瓶后,移除输液管后,胸瓶上与输液管相连的开口直接敞开,会导致杂物细菌进入胸瓶。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方便运输生产的可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加液式胸腔引流瓶,包括胸瓶及设置于胸瓶上的引流管,所述胸瓶还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胸瓶顶部设有与连接头螺纹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设有取液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过滤头,所述过滤头上设有过滤片,所述过滤头与连接孔螺纹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输液管末端设置取液针,在向胸瓶灌入生理盐水时只需要将取液针扎入生理盐水瓶(袋)即可取液,相比现有专利,避免了生理盐水与胸瓶两者需要同时生产运输的缺陷,使用灵活性大幅提高;由于在生理盐水注入胸瓶后,需要移除输液管,而输液管移除后连接孔是直接敞开的,因此在连接孔上旋上过滤头,利用过滤头上的过滤片阻挡空气中的颗粒物,防止颗粒物进入胸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液针上设有与输液管相连通的取液道,所述取液道侧部设有与取液道平行设置的负压气道,所述取液针侧部设有与负压气道相连的负压进气口,所述负压进气口上设有截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倩钰,未经徐倩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1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吸引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多功能引流袋护理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