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1498.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2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正江;张波;任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1/04 | 分类号: | F22G1/04;F22B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黄春松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器 余热锅炉 集汽罐 燃烧炉 低温饱和蒸汽 本实用新型 过热系统 烟气出口 烟气进口 余热蒸汽 蒸汽出口 过热蒸汽管路 烟气引风机 主蒸汽管路 出汽管路 回收利用 进汽管路 噪声污染 蒸汽进口 汽轮机 出烟管 进烟管 蒸汽 进口 能源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燃烧炉、以及位于燃烧炉外的过热器及集汽罐,所述燃烧炉的烟气出口通过进烟管路与过热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过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引风机及出烟管路与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相连通,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通过进汽管路与集汽罐的进口相连通,集汽罐的出口通过出汽管路与过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过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过热蒸汽管路与连接汽轮机的主蒸汽管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全部回收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低温饱和蒸汽,避免了对低温饱和蒸汽的放散,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减少了蒸汽放散时的噪声污染,改善了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发电蒸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烧炉产生的烟气是直接排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后产生的饱和蒸汽再排入与汽轮机的进汽口相连通的主蒸汽管路。汽轮机的进汽温度一般要求为320℃~360℃,但是由于余热工况不稳定,导致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经常无法达到汽轮机的进汽温度,此时会被迫将余热锅炉产生的这些达不到汽轮机进汽温度的低温饱和蒸汽放散掉,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蒸汽放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全部回收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低温饱和蒸汽的余热蒸汽过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燃烧炉、以及位于燃烧炉外的过热器及集汽罐,所述燃烧炉的烟气出口通过进烟管路与过热器的烟气进口相连通,过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引风机及出烟管路与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相连通,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通过进汽管路与集汽罐的进口相连通,集汽罐的出口通过出汽管路与过热器的蒸汽进口相连通,过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过热蒸汽管路与连接汽轮机的主蒸汽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其中:过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烟气引风机及第一掺冷管路与进烟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其中:过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循环掺冷风机及第二掺冷管路与燃烧炉侧壁上的冷风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其中:过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循环掺冷风机及第三掺冷管路与进烟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其中:集汽罐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旁通管与过热蒸汽管路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全部回收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低温饱和蒸汽,避免了对低温饱和蒸汽的放散,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减少了蒸汽放散时的噪声污染,改善了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余热蒸汽过热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1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