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刹前叉装置和减震器杆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2173.7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龙;邵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装置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减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碟刹前叉装置和减震器杆筒。
背景技术
前减震器中,主要包括柄杆和杆筒,为了提高杆筒强度和降低杆筒重量,杆筒一般采用铝或铝合金材质。
现有用于减震器的杆筒一般具有相同的外径,杆筒的外部凸伸有多个支架,但是不同的支架对其的安装强度要求不同,使用时,部分支架容易发生折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碟刹前叉装置和减震器杆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碟刹前叉装置,包括:
下联板组件,包括叉立管和叉肩,所述叉立管垂直连接于所述叉肩一侧的中部;
前减震器总成,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对称安装于所述叉肩另一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分别与叉肩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分别包括柄杆和杆筒,所述柄杆的一端插置于所述杆筒的杆腔内,所述柄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叉肩上,所述杆筒包括主体部、以及形成于主体部轴向一端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垂直凸伸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形成于主体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形成于主体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末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四支架为一龙门支架,该龙门支架的两个顶角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龙门支架贴近主体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贴近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宽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杆筒背离所述连接部一端的外表面凸伸有一定厚度的加强层,所述第三支架形成于所述加强层上,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表面,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加强层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加强层包覆于所述主体部的部分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加强层上开设有槽体以暴露出主体部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外表面之间弧形过渡。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弧形过渡面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碟刹前叉装置中,所述主体部和连接部的弧形过渡表面环形阵列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新型的第三连接孔贴近主体部设置,且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贴近设置,可以提高和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安装强度,提高杆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碟刹前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所示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所示,碟刹前叉装置包括下联板组件和前减震器总成。
下联板组件包括叉立管11和叉肩12,叉立管11垂直连接于叉肩12一侧的中部。
前减震器总成包括第一减震器21和第二减震器22,第一减震器21和第二减震器22对称安装于叉肩另一侧的两端,第一减震器21和第二减震器22分别与叉肩12垂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2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林瓶集瓶、推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路板生产用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