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模块精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3704.4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磊;吴建军;吴乐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模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不会对磨具造损失的金属模块精锻装置。该金属模块精锻装置包括有上模板与下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板,所述下模板位于底板上,所述下模板具有压模槽孔,所述上模板具有压模槽,所述压模槽、压模槽孔以及底板可以形成成型模腔。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模块精锻装置,在金属模块的精锻的同时,能够使快速冷却金属模块,并且能保证金属模块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模块的精锻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模块出炉后一般还要进行精锻,目前一般的锻造方式都是将金属模块放置在精锻装置内进行精锻,锻造之后就将模具倒出来,然而这种现有的精锻装置将模具倒出来时,容易对模具造成二次损伤,从而影响产品的美观度与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不会对磨具造损失的金属模块精锻装置。该金属模块精锻装置包括有上模板与下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可上下升降的底板,所述下模板位于底板上,所述下模板具有压模槽孔,所述上模板具有压模槽,所述压模槽、压模槽孔以及底板可以形成成型模腔。
还包括模具的夹送机构,所述夹送机构包括有左右两个夹臂组件,所述夹臂组件包括有夹臂与夹头,所述夹头连接在夹臂的下端,所述夹臂的上端铰接在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安装在滑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座上设有夹臂气缸,所述夹臂气缸通过传动臂与夹臂传动连接,所述滑轨上设有驱动滑座移动的滑座气缸。
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左右两压模槽孔,上模板上对应设有左右两压模槽,所述上模板的外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到上模板底面,并分成两条,分别与左右压模槽连通,所述下模板的外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内侧面具有坡度,所述挡块的内侧面与上模板的外侧面相贴合,所述挡块上对应凹槽的位置设有水管。
所述底板的边沿设有蓄水槽,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蓄水槽相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模块精锻装置,在金属模块的精锻的同时,能够使快速冷却金属模块,并且能保证金属模块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该金属模块精锻装置包括有上模板70、下模板72以及可上下升降的底板79,下模板72位于底板79上,下模板72具有压模槽孔73,上模板70具有压模槽71,压模槽71、压模槽孔73以及底板79可以形成成型模腔。压模时,上模板70下压,压模槽71、压模槽孔73以及底板79形成的成型模腔对金属模块进行精锻。当完成精锻后,底板79下移,这样金属模块就随底板79来到下方,这样就可以方便对金属模块进行收集,由于不是将金属模块倒出来,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金属模块的外形不受影响。
为了一次能成型两个,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72上设有左右两压模槽孔73,上模板70上对应设有左右两压模槽71;而为了快速冷却金属模块,本实用新型在上模板70的外侧面设有凹槽74,该凹槽74延伸到上模板70底面,并分成两条,分别与左右压模槽71连通,下模板72的外侧设有挡块76,挡块76的内侧面具有坡度77,挡块76的内侧面77与上模板70的外侧面75相贴合,挡块76上对应凹槽74的位置设有水管78。通过这种结构,下模板72与上模板70完全闭合的情况下,能通过水管78往成型模腔内注水,而且这种结构由于没有进水孔,因此不会影响金属模块精锻,而水可以通过下模板72与底板79之间的缝隙流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未经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3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革或印染生产线用的热风供应装置
- 下一篇:稻麦茬还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