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4293.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A61M5/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预防针 刺伤 医用 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
背景技术
医用利器盒是医院临床科室不可或缺的医疗用具。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完临床治疗工作后,会将使用后的输液器针头、采血针、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废物投放入利器盒,然后将其作为医疗垃圾并交给专业的部门回收。
目前临床各科室使用的利器盒为普通圆柱形利器盒,该普通圆柱形利器盒盒体较大,不方便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随治疗车携带;普通圆柱形利器盒因圆柱形外形条件易发生倾倒造成利器暴露;且工作人员在携带普通圆柱形利器盒执行治疗操作过程中需要携带剪刀来辅助完成将针头投放至利器盒内的动作,增加了工作人员因锐器针头暴露而刺伤的风险及病区内患者使用利器伤人或自残自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能够避免打开盒盖进行收集体型较长类的利器时,已收集的短小针头存在过于暴露的现象而刺伤工作人员的风险。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上部开口,且所述盒体内壁上设有多个收集部,所述收集部为弹性材料;
盒盖,所述盒盖可盖合于所述盒体上部开口,且所述盒盖上设有若干投放口,所述盒盖盖合于所述盒体上部开口时,所述投放口至所述盒体底部的区域与所述收集部不相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收集部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大小为长10cm、宽2cm和高2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投放口设有两个,且两所述投放口形状分别为半圆形和水滴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盒盖中心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一封盖,所述封盖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盒体为方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盒体长宽高均为10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投放口边缘设有向所述盒体底部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长度为4c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通过一连接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设置一为弹性材料的收集部,可以将体型较长类的针头利器一端插入收集部,另一端垂于盒体底部,且利器盒可以通过盒盖上的投放口收集短小针头,避免了打开盒盖进行收集体型较长类的利器时,已收集的短小针头存在过于暴露而刺伤工作人员的风险。
(2)将盒体设为方形,即该利器盒为方形,相对于圆形利器盒的重心更稳,不容易发生倾倒现象,且该盒体的长宽高均为10cm,则该利器盒体积较小,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随治疗车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器盒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收集部,2-盒盖,21-投放口,22-延伸部,23-转轴,24-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预防针刺伤医用利器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1上部开口,且盒体1内壁上设有多个收集部11,收集部11为弹性材料,优选的,收集部11为橡胶垫,橡胶垫的大小为长10cm、宽2cm和高2cm;盒盖2可盖合于盒体1上部开口,且盒盖2上设有若干投放口21,盒盖2盖合于盒体1上部开口时,投放口21至盒体1底部的区域与收集部11不相交;利器盒包括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当利器盒为打开状态时,即盒盖2未盖合于盒体1上部开口时,此时可以通过盒体1上部的开口向收集部11插入待收集的头皮针和输液针头类一端带有软管的利器,并将未插入收集部11内的一端垂放入盒体1底部;当利器盒为闭合状态时,即盒盖2盖合于盒体1上部开口时,此时可以通过盒盖2上的投放口21向盒体1底部投放注射器针头和瓶塞穿刺器类相对短小的利器,避免了打开盒盖2进行收集体型较长类的利器时,已收集的短小针头存在过于暴露而刺伤工作人员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4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高式陶瓷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