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收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4970.9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1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燕;郭二坤;钟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东县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D45/04 | 分类号: | A01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423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收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收割装置,所述连扳位于主动圆锥齿轮的上侧,所述连扳的上端设有向上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拉环,所述拢板的内腔前后壁之间设有向上的挡板,且挡板位于从动圆锥齿轮的左侧,所述挡板向上穿出拢板。使用时,手提拉环,另一只手扶握杆,打开开关,电机启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主动圆锥齿轮带动从动圆锥齿轮,从而带动切刀转动,人推着拢板迅速移动,水稻收进拢板内,切刀对水稻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水稻在惯性的作用下抵在挡板上,拢板快停止时,移向空地,到达空地后停止移动,在惯性的作用下,水稻滑出拢板,倒在一起,便于打捆带走,这样快速的移动一下,就可以割倒一排,提高了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收割装置,具体为一种水稻收割装置,属于水稻收割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24条染色体。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收割机械是帮助农民收割庄家的工具,它可以加快收割速度,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大型机械不能进入农田收割水稻,收割水稻就需要农民长时间弯腰收割,这样收割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长时间弯腰还会使农民患腰椎疾病。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收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稻收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收割装置,包括拢板,所述拢板呈向左开口的U型,且拢板的内腔前后壁之间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部插接有上下贯穿的转杆,且转杆与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周向设有切刀,且切刀位于横板的下侧,所述转杆的上端设有从动圆锥齿轮,且从动圆锥齿轮位于拢板内,所述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右侧啮合连接有主动圆锥齿轮,且主动圆锥齿轮的右端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右端向右穿过拢板连接有电机,且电机固定在拢板的右端上,所述传动杆与拢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拢板的右端安装有蓄电池,且电机的上侧安装有开关,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开关,且开关电性连接电机,所述拢板的内腔中部前后壁之间设有连扳,且连扳位于主动圆锥齿轮的上侧,所述连扳的上端设有向上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拉环,所述拢板的内腔前后壁之间设有向上的挡板,且挡板位于从动圆锥齿轮的左侧,所述挡板向上穿出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呈方形,且支撑杆上套接有伸长筒,所述伸长筒的周向外壁上设有伸缩调节旋钮,且拉环固定在伸长筒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拢板的上端右侧设有上端向右倾斜的推杆,且推杆的上端设有前后设置的握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拢板的下端前后侧均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下端设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套接有螺纹筒,且螺纹筒与支撑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万向轮固定在螺纹筒的下端,所述支撑腿上套接有防滑螺母,且防滑螺母的下端抵在螺纹筒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收割装置,使用时,手提拉环,另一只手扶握杆,打开开关,电机启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主动圆锥齿轮带动从动圆锥齿轮,从而带动切刀转动,人推着拢板迅速移动,水稻收进拢板内,切刀对水稻进行切割,切割后的水稻在惯性的作用下抵在挡板上,拢板快停止时,移向空地,到达空地后停止移动,在惯性的作用下,水稻滑出拢板,倒在一起,便于打捆带走,这样快速的移动一下,就可以割倒一排,提高了速度,同时无需弯腰,更轻松,也方便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东县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未经桂东县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4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