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5252.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欢;李国建;牛毅峰;何伟东;黄春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气缸 扭力 夹紧装置 刚性链 前夹爪 底盘 吊具 举升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车辆轮胎 后夹爪 顶升 夹紧 铰接 底板连接 扭力施加 行走轮 地坑 工作量 落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包括底板和吊具,所述底板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底板上设有顶升车辆轮胎的刚性链,所述刚性链上设有夹紧所述吊具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前夹爪、后夹爪和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后端与所述前夹爪的后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前夹爪的前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后夹爪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挖地坑即可完成落地扭力施加,可以通过刚性链完成车辆轮胎的顶升,可以通过夹紧装置夹紧吊具,便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与车辆保持同步,实现在线打扭力,效率高,操作难度以及工作量均存在较大幅度的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涉及工装夹具中的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装配中落地扭力施加作为零部件装配质量重要的一步,一般传统整车厂的装配流程是:待整车装配完成下线落地后,在检测线区域专门挖设地坑,设置打扭力地坑工位,员工在地坑中完成落地扭力施加。
这种装配存在以下不足:
1)整车装配完成后,在检测线过线速度较慢,一般需要三条检测线才能满足一条整车装配线的输出节拍,需要挖设三个地坑,设置三个打扭力工位;
2)地坑占地面积较大,浪费空间,增加前期地面基础施工投入;
3)地坑内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空气流通不顺畅,员工作业环境差;
4)员工长期处于空间狭小、相对密闭的地坑内,易产生情绪压抑;
5)车辆由驾驶员操作,每次停止位置不一致,打扭力员工需要来回走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挖地坑的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包括底板和吊具,所述底板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底板上设有顶升车辆轮胎的刚性链,所述刚性链上设有夹紧所述吊具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前夹爪、后夹爪和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后端与所述前夹爪的后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前夹爪的前端铰接,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后夹爪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还包括行走轨道,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行走轮连接有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变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夹爪为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与所述前夹爪的前端之间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紧气缸的前端、前夹爪的前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不需要挖地坑即可完成落地扭力施加,可以通过刚性链完成车辆轮胎的顶升,可以通过夹紧装置夹紧吊具,便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与车辆保持同步,实现在线打扭力,效率高,操作难度以及工作量均存在较大幅度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底盘随行举升打扭力设备的夹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5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便的汽车举升机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搬运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