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青光眼引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6043.0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敬民;周晶;徐璐;李富贵;董英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引流阀 本实用新型 青光眼 引流孔 引流 内部流道 前部侧壁 漏斗状 外突缘 内突 植入 挤出 开口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光眼引流阀,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前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流道相通的副引流孔,副引流孔后部的引流管上设置有开口朝后的漏斗状内突,引流管后端上穿设有外突缘;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引流的可靠性,能有效防止引流阀被挤出或植入过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青光眼引流阀。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常见眼病,其致盲性位居第二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以难治性青光眼最为棘手。其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区组织纤维化及癫痕形成,阻碍了房水的引流和扩散。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植入房水引流装置。其原理是借助植入前房的引流物建立房水引流和扩散的人工通路,将房水引流到结膜-Tenon’s囊内,从而降低眼内压。
目前提倡青光眼微创手术(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而临床上应用的微创外引流器材质多为医用不锈钢,由于金属材质植入眼内,限制了患者头部影像学检查(MRI),且金属材质光泽度高,角膜缘植入后直视可见,影响美观;另外,现有的引流阀存在植入后易被挤出的危险和植入过深导致不能顺利进行引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青光眼引流阀目的在于,大大提高了引流的可靠性,有效防止引流阀被挤出或植入过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青光眼引流阀,包括引流管,引流管前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流道相通的副引流孔,副引流孔后部的引流管上设置有开口朝后的漏斗状内突,引流管后端上穿设有外突缘。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内突与引流管之间的夹角α为30-40°。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引流管外径为350-450μm,引流管内部流道的内径为200-300μm。
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引流管、内突和外突缘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或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引流的可靠性,能有效防止引流阀被挤出或植入过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引流管、10-副引流孔、2-内突、3-外突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附图1可知,青光眼引流阀,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前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流道相通的副引流孔10,副引流孔10后部的引流管1上设置有开口朝后的漏斗状内突2,引流管1后端上穿设有外突缘3。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突2与引流管1之间的夹角α为30-40°。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管1外径为350-450μm,引流管1内部流道的内径为200-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引流管1、内突2和外突缘3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或硅胶材质,具体实施时,外观上可选用棕色或透明色材质,增加植入后的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手术的可调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眼部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