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止血活检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7948.X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桢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8/14;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中空管 活检针 活检部位 本实用新型 放化疗 放射性碘 工具包括 活体组织 纤支镜 直视 空管 消融 抽出 采集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可止血活检工具,该工具包括中空管、活检针以及止血柱,活检针的尺寸小于中空管的尺寸,止血柱的尺寸同样小于中空管的尺寸,活检针以及止血柱均能通过中空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止血活检工具通过中空管定位待被活检的部位,然后使用活检针穿过中空管对待活检部位采集活体组织以进行活检,然后将活检针从中空管抽出,以止血柱重新通过中空管,以对被活检的部位进行止血。由于中空管的存在,使得活检针以及止血柱可以接触到相同的部位,还可以利用中空管进行放置放射性碘125等到活检部位就行放化疗,因此,可以做到在纤支镜无法直视的情况下较好的对活检部位进行活检、止血、消融、放化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止血、消融、放化疗于一体的活检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可见的常用的活检针都不带止血功能,如果在活检时活检部位出血,那么只能用活检针以外的东西去止血,尤其在呼吸科,通过纤支镜来取活检,如果这个时候出血,只能退出活检针用止血药物或其他办法来止血。
然而目前有了电磁导航、图像软件导航后,越来越多的部位都是在导航或者C臂(一种X光机)的支持下取活检,并且是不能在纤支镜直视下进行。这个时候如果出血,由于无法在纤支镜的观察下进行,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造成病人的死亡,因此,如何在导航的情况下活检并及时止血,并且如果活检组织确实为病变,癌变组织,如何对组织进行微创的精确的消融和放化疗,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止血、可对病变位置精确放化疗或消融的活检针工具,其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在纤支镜下无法直接通过图像观察情况下,难以对活检部位及时止血,如果活检组织是病变组织又无法对病变组织实施微创的精准有效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止血活检工具,包括中空管、活检针、以及止血柱,所述活检针的尺寸小于所述中空管的尺寸,所述止血柱的尺寸小于所述中空管的尺寸,所述活检针以及止血柱均能通过所述中空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血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体件,所述止血柱的另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体件,所述第一导体件与第二导体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
止血柱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导体件,且止血柱的另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导体件,其中,第一导体件与第二导体件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可以在第二导体件通电,电能通过导线传到第一导体件,从而可以达到电凝止血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止血柱为中空止血柱,所述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中空止血柱内侧。
止血柱为中空止血柱,第一导线可以设置在中空止血柱的内侧,第一导线设置在中空止血柱内侧,不容易发送损坏,有利于提高第一导线的使用寿命。当然止血柱也可以是一根简单的外带绝缘导线如带尼龙绝缘铜线,即一端为导体件,另一端为第二导体件可以通电,中间段为带导线外层绝缘线。这里的止血柱的构造形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的端部设置有导体环。
具体地,中空管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导体环,导体环可以设在距离端部1mm或更近或更远的位置,这里的设置距离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的远离所述导体环的一端的侧面设置有第三导体件,所述导体环与所述第三导体件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中空管的远离导体环的一端的侧面可以设置第三导体件,第三导体件与导体环连接。可以通过第三导体件为导体环供电,从而在导体环形成与第一导体件极性不同的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管具有夹层,所述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夹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桢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桢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7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