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层结构的伤口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8327.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莫小慧;王晓东;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L15/42;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敷料 伤口 多层结构 健康皮肤 储液层 导湿 本实用新型 伤口渗出液 横向扩散 慢性伤口 压迫止血 液体传导 分泌液 缓冲层 溃疡性 三层 护理 受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伤口敷料,所述伤口敷料至少包含三层,液体传导层、储液层和缓冲层,伤口分泌液在所述储液层的横向导湿速度大于其在其它层的横向导湿速度。所述伤口敷料可以有效防止伤口渗出液横向扩散至伤口周围健康皮肤而引起健康皮肤受损,适合用于溃疡性伤口、慢性伤口的护理以及压迫止血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在溃疡伤口护理过程中,目前普遍认可并且广泛使用的是湿润性现代伤口敷料。湿润性伤口敷料是以湿润愈合理论为基础,使创面在湿润性伤口敷料下,保持其适度湿润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湿润性伤口敷料需要具有高吸湿性和保湿性。目前,这类湿润性伤口敷料使用较多的是具有溶胶性能的纤维类伤口敷料,如海藻酸钙伤口敷料、壳聚糖伤口敷料、改性纤维素伤口敷料等。这些敷料具有高吸湿和高保湿性,吸收伤口渗出液后能形成凝胶,从而可以针对伤口愈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然而,这些敷料大部分只有单层结构,吸收伤口渗出液后,伤口渗出液储存在整片敷料中,与伤口接触的敷料表面是湿润的,虽然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但润湿的敷料也会使得伤口周边皮肤受到长期浸泡,使得健康皮肤也会因此而受到损伤。因此这类伤口的护理既需要针对伤口愈合提供湿性环境,又需要保持敷料表面相对干燥或较少湿润,以保护伤口和周边皮肤不受浸泡。
欧洲专利EP0690344、美国专利US6458460、英国专利GB2489541中国专利CN102727925B、中国专利申请CN106894111A和中国专利申请CN1235533A均公开了一些吸湿敷料,但其均不能保持敷料表面相对干燥。
中国专利CN105640705A公开了一种复合功能性医用敷料,敷料由功能层和保护层两层组成,功能层采用海藻酸纤维网与粘胶纤维网复合制成,保护层由粘胶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交叉铺网制成,两层再采用针刺加固技术复合,得到的敷料虽然吸湿性能好,但该敷料与伤口接触(即功能层)主要为海藻酸纤维与粘胶纤维,海藻酸纤维吸收伤口渗出液后形成凝胶,渗出液仍然储存在与伤口接触的功能层中,依然没有解决渗出液浸渍伤口及健康皮肤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5286703U公开了一种含壳聚糖纤维的超吸水医用敷料,该敷料包括四层结构:聚乙烯膜层、壳聚糖纤维无纺布层、高吸水树脂层和拒水无纺布层。该敷料具有超吸湿功能,同时可以防止细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但敷料中使用的壳聚糖纤维无纺布层,在吸湿后形成凝胶,减少了渗出液向高吸水树脂层扩散的作用,依然没有解决渗出液浸渍伤口及健康皮肤的缺点。此外,该敷料的高吸水树脂层使用的是高吸水树脂颗粒,颗粒吸收渗出液后膨胀,颗粒容易渗漏出来,使用不方便。
中国专利CN102648880A描述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三层敷料,该敷料由底层、中间层和外层复合而成。其中,底层为带有单面胶带的棉纱布,中间层为杀菌止血纱布,外层为透气导湿纱布。该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导湿功效,但由于该敷料主要由纱布构成,吸湿渗液后不能很好地锁住渗液,渗液容易从伤口扩散至周围健康皮肤;此外,该敷料与伤口接触的是纱布,容易黏连伤口,去除敷料时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中国专利CN202537768U公开了一种超吸水敷料,该敷料采用三层结构,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位于第一表层与第二表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均为无纺布层,中间层为高吸水树脂(SAP)复合层。该敷料具有吸水性强的特性,能有效锁住吸收的伤口渗出液。然而,该敷料在使用中存在容易产生伤口粘连现象,去除敷料时容易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8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