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隔墙板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8578.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7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权;李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易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骄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2 | 分类号: | B28B3/22;B28B17/00;B28B13/02;C04B28/08;C04B28/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71599 河南省洛阳市栾***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隔墙板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隔墙板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成型腔,还包括螺旋挤压机构和注渗机构;所述成型腔由上板、下板和侧壁板组成;成型腔沿着螺旋挤压成型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为成型平整区Ⅰ段、注渗区和成型平整区Ⅱ段;螺旋挤压机构内置在成型腔中,成型腔的注渗区对应的上板的上方和/或下板的下方设置有运送注渗料的注渗机构,注渗区对应的上板和/或下板上设置有注渗料出料口。将注渗机构和螺旋挤压机构集成为一体,实现螺旋挤压成型和注渗成型的一体化连续生成,生产效率高,有效解决了传统复合隔墙板加工工序多、设备复杂、设备连续性不强、生产效率低、制备的隔墙板质量不佳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隔墙板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带动了建筑材料的发展。我国墙体材料发展的总趋势是:重材料转向轻材料,块体材料转向板材材料,单一材料转向多功能材料,弃废转向利废;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建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等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利国利民。
为了克服单一材质墙板在机械性能或适用场合等方面的缺陷,越来越多的出现多层复合墙板,传统的多层复合墙板成型方式有螺旋挤压成型、注射或浇注成型,如公开号为CN10145670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细骨料凝石混凝土轻质隔墙板及其制造方法,隔墙板由上下面层和芯层组成,该发明的芯层采用浇注法,上下面层采用喷吹沉积法,制备的隔墙板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但是浇注法和喷吹沉积法是分开的成型工艺,制备的上下面层和芯层结合不牢固,所用的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且制备的隔墙板表面粗糙不平整。
公开号为CN202213036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式、免地平、流水生产隔墙板挤压成套机,成型机包括机架、成型部分、振动器总成、电控箱、料斗、水平输送机构,该实用新型劳动强度低、不易受环境气候影响,但是该设备不能制备复合轻质隔墙板,且制备的轻质隔墙板质量不佳、生产效率低,制备的轻质隔墙板功能单一,只能满足建筑材料的部分使用要求,使用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复合墙板在成型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单一的一种成型方式,或者需要两种成型方式时都是先采用一种方式成型后再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成型,未见到将两种成型方式同时工作成型复合墙板的,尤其未见到将螺旋挤压成型和注渗成型(与注射成型的原理相同)结合同时作用成型复合墙板的设备和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隔墙板成型装置,实现同时进行螺旋挤压成型和注渗成型。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隔墙板成型装置,包括成型腔,还包括螺旋挤压机构和注渗机构;所述成型腔由上板、下板和侧壁板组成;所述成型腔沿着螺旋挤压成型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为成型平整区Ⅰ段、注渗区和成型平整区Ⅱ段;所述螺旋挤压机构内置在成型腔中,所述成型腔的注渗区对应的上板的上方和/或下板的下方设置有运送注渗料的注渗机构,注渗区对应的上板和/或下板上设置有注渗料出料口。
上述螺旋挤压物料用于制作复合隔墙板的板芯,注渗物料用于制作复合隔墙板的面层,当仅在上板上方或下板下方设置注渗机构时,成型的复合隔墙板仅有一层面层的两层结构,当在上板上方和下板下方均设置注渗机构时,成型的复合隔墙板为上下两层面层中间形成夹心层的三层结构。
由于在复合隔墙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复合隔墙板的厚度等尺寸要求不同,为了满足加工不同应用场合的复合隔墙板,可选的,还包括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带动上板和下板上下移动,调节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螺旋挤压机构包括单排间隔布设的多个螺旋挤压杆,每个螺旋挤压杆的前端均设置有成型光杆。成型光杆用于在成型的板芯结构中形成多孔造型,制作成具有多孔结构的复合隔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易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骄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易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骄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8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窑车用立柱式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贴片RGB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