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9486.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9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冯汉队;郭振华;董磊;戈超;房康宁;王勇;宁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01 | 分类号: | B60D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后桥 拖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结构,包括固定在自卸车后桥壳上的拖车吊耳,拖车吊耳包括主吊耳和若干吊耳加强筋,主吊耳立于后桥壳上,吊耳加强筋分布在主吊耳两侧,吊耳加强筋一端连接主吊耳,另一端逐渐过渡至后桥壳面;主吊耳两端设有弧形过渡板,弧形过渡板采用大圆弧实现主吊耳凸出后桥壳高度的平稳过渡。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矿用自卸车尾部的后桥壳上增加拖车吊耳,实现对事故车的拖拽固定点。采用大圆弧过渡及后桥壳尾部加强结构,避免拖车时对后桥壳的破坏,减少了矿用自卸车由于拖拽事故车造成事故,保证了整车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车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结构。
背景技术
矿用卡车是露天矿山开采和大规模土方建设中的关键设备,是用于矿石或土方运输的专业设备,具有载重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目前矿用卡车有朝超大型化、巨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当矿用卡车出现故障时,将矿用自卸车拖到安全位置成为一个问题。
大型矿用自卸车自重大,一般设备很难将其拖动。矿区一般采用相同型号的矿用自卸车将出现故障的矿用自卸车拖走。但是由于矿用自卸车尾部没有设计有拖车机构,无法固定拖车绳。加之矿用自卸车需要的拖车力较大,易造成对拖车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自卸车拖车时,拖动力大,易造成前车后壳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结构,包括固定在自卸车后桥壳上的拖车吊耳,所述拖车吊耳包括主吊耳和若干吊耳加强筋,所述主吊耳立于所述后桥壳上,所述吊耳加强筋分布在主吊耳两侧,所述吊耳加强筋一端连接主吊耳,另一端逐渐过渡至后桥壳面;所述主吊耳两端设有弧形过渡板,所述弧形过渡板采用大圆弧实现主吊耳凸出后桥壳高度的平稳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主吊耳和所述弧形过渡板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吊耳加强筋与所述主吊耳形成“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加强筋对称分布在主吊耳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加强筋连接主吊耳一端凸出后桥壳的高度与主吊耳耳孔与后桥壳的相对距离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过渡板厚度小于所述主吊耳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过渡板的切线与连接处后桥壳切面夹角为30-5°。
进一步的,所述吊耳加强筋与连接处后桥壳切面夹角为30-5°。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矿用自卸车尾部的后桥壳上增加拖车吊耳,实现对事故车的拖拽固定点。采用大圆弧过渡及后桥壳尾部加强结构,避免拖车时对后桥壳的破坏,减少了矿用自卸车由于拖拽事故车造成事故,保证了整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的吊耳结构主视图;
图2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的吊耳结构侧视图;
图3 矿用自卸车后桥壳拖车的吊耳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吊耳,2、吊耳加强筋,3、弧形过渡板,4、主吊耳孔,5、后桥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9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静电油烟废气净化器
- 下一篇:抽拉滑落式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