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解锁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144.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启英 |
主分类号: | F16B7/10 | 分类号: | F16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解锁 锁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锁扣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滑动解锁锁定装置;滑动解锁锁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导轨、第二立柱、解锁器、滑动按钮、滑动按钮限位块;解锁器包括按钮钉、锁片、扭簧、扭簧插销、锁体、锁片压舌;所述按钮钉固接在锁片的上端,锁片叠加在锁体上,扭簧叠加在锁片上,扭簧插销分别穿过锁孔和扭簧;解锁器的锁体与第二立柱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导轨插设在锁体和扭簧、扭簧插销之间,导轨上设有上下一列排开的若干个压舌孔;滑动按钮由按钮上盖和按钮本体组成;上下依次套设在第二立柱上;所述滑动按钮覆盖在按钮钉的表面;第一立柱、导轨通过第四螺栓固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滑动快速调节装置高度的目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锁扣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滑动解锁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紧固装置通常是通过螺丝紧固、卡扣、插销等紧固方式实施锁紧,运用以上方法时,其紧固对象的相对位置就已经固定,如果紧固对象的固定位置不恰当则需要将紧固装置重新开启并在调整紧固对象的位置后重新进行固定,这样的操作方式比较费时,而且比较费力。例如,常见的教学用课桌椅的调节高度装置中,通常使用插销来连接上下两个立柱,此种设计的立柱上都很多孔洞,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将插销拔出,移动好位置后对准上下立柱的孔洞处,插入插销。 这些插销件通常通过上下立柱之间的重力作用压住插销来固定立柱,起到调节作用。
由此可见,这些方式非常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还提供可自锁的紧固装置,该可自锁的紧固装置使用棘轮棘爪、锁齿、齿轮等技术方案,这些可自锁的紧固装置均存在以下缺陷:其一,这些紧固装置结构复杂,调节步骤比较繁琐、而且容易损坏;其二,这些紧固装置在锁紧时存在较大的回程;其三,这些结构占地面积较大且外观有很多尖锐的部分,比如:齿轮件,不适合儿童、青少年使用。这些缺陷均影响了紧固装置锁定的效果。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快速、方便锁定/解锁机构,能轻松实现锁定和解锁功能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锁定/解锁装置无法快速、方便的实现锁定和解锁功能的难点,提供一种滑动解锁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滑动解锁锁定装置,所述滑动解锁锁定装置包括第一立柱、导轨、第二立柱、解锁器、滑动按钮、滑动按钮限位块;所述解锁器包括按钮钉、锁片、扭簧、扭簧插销、锁体、锁片压舌;按钮钉固接在锁片的上端,锁片叠加在锁体上,扭簧叠加在锁片上,扭簧插销分别穿过锁孔和扭簧;所述解锁器的锁体与第二立柱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导轨插设在锁体和扭簧、扭簧插销之间,导轨上设有上下一列排开的若干个压舌孔;所述滑动按钮由按钮上盖和按钮本体组成;按钮上盖、按钮本体中间为空心结构,上下依次套设在第二立柱上,按钮本体与按钮上盖的连接部分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卡槽,按钮上盖一端设有金属片,另一端设有卡扣;所述按钮上盖的金属片插设在按钮本体的凹槽内,按钮上盖的卡扣扣在按钮本体的卡槽内;所述滑动按钮,覆盖在按钮钉的表面,滑动按钮与按钮钉接触部分向外侧倾斜,上端离按钮钉远,下端离按钮钉近;所述滑动按钮限位块由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连接在一起,下端部分套设并固接在第一立柱上端;所述第一立柱、导轨通过第四螺栓固接在一起。
使用时,在第一支柱固定的情况下,滑动按钮内腔会向内挤压按钮钉,使得锁片上端向导轨方向靠近,在杠杠原理作用下,锁片下端锁片压舌脱离导轨压舌孔,在该种情况下,只需拉动第二支柱即可方便地使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作相对滑动来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当调节到适当高度时,释放滑动按钮,使得锁片复位,锁片压舌紧扣在压舌孔内,即可使得第二支柱固定在第一支柱相应高度,而不下降。同时,利用滑动按钮限位块的作用,在滑动按钮与滑动按钮限位块接触时起到限位的作用。利用以上原理,即可方便快捷地调节上下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螺栓左右各设有两个。加强解锁器与第二立柱之间的紧固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压舌孔共设有七个。可方便的实现长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启英,未经徐启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1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外形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无线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