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234.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路(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发生器 除尘室 低温等离子体 废气处理装置 废气 本实用新型 废气入口管 导向管 注入式 废气处理设备 活性基团 净化气体 气体分子 使用寿命 排气管 电离 裂解 激活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除尘室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除尘室的一端设有废气入口管,所述除尘室的另一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顶部,靠近所述废气入口管,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通过导向管与所述除尘室连接。本实用新型等离子发生器产生活性基团通过导向管导入除尘室中,与废气的气体分子相撞击,使得废气激活、电离、裂解完全,均匀,达到最佳净化气体的效果,并且本申请的等离子发生器不与废气直接接触,提高等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层出不穷,严重危及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为了人类自身的安危,治理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近年,全球涌现出许多治理环境问题的高新技术,如超声波、光催化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反渗透等,其中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高效、低能耗、处理量大、操作简单的环保新技术来处理有毒废气及难降解物质,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污染物的原理为: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使其电离、解离和激发,然后便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复杂大分子污染物转变为简单小分子安全物质,或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成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但现有的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净化设备都是废气直接与等离子发生器接触,废气中一般含有腐蚀性气体,影响低温等离子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提高使用寿命及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室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除尘室的一端设有废气入口管,所述除尘室的另一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顶部,靠近所述废气入口管,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通过导向管与所述除尘室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管设有若干孔隙。
作为优选,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内设有若干等离子体电极,所述等离子体电极数量为20-50个。
作为优选,所述废气入口管和导向管选用选用碳钢或不锈钢等金属管。
作为优选,所述废气入口管有内衬UPVC或四氟等防腐蚀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等离子发生器产生活性基团通过导向管导入除尘室中,与废气的气体分子相撞击,使得废气激活、电离、裂解完全,均匀,达到最佳净化气体的效果,并且本申请的等离子发生器不与废气直接接触,提高等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入式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路(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路(厦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