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瓣膜夹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721.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宇峰;杨惠仙;罗鹏;潘炳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合 瓣膜 夹合臂 夹合器 损伤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固定部件 可加工性 平滑过渡 运动过程 固定环 可组合 本夹 合器 夹齿 捕获 制造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瓣膜夹合器,包括第一夹合部件、第二夹合部件以及用于固定第一夹合部件与第二夹合部件的固定部件,第一夹合部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合臂,第二夹合部件具有对应数量的第二夹合臂,每个第一夹合臂与其对应的第二夹合臂可组合为一对夹具。该夹合器可采用平滑过渡的顶部设计、高夹合稳定性的夹齿设计以及“一纹两用”的固定环设计,一方面降低了夹合器在运动过程中对瓣膜的损伤,另一方面便于使用者捕获瓣膜,降低对瓣膜损伤的同时提高了夹合性能,此外本夹合器的整体结构可加工性优良,便于厂家生产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瓣膜夹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瓣膜反流的瓣膜夹合器。
背景技术
二尖瓣是附于左房室口周缘的两片瓣膜(如图1所示),借腱索连于乳头肌,有阻止左心室的血液流回左心房的作用。
二尖瓣反流(MR)是由于二尖瓣叶及其相关结构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血流从左心室倒流至左心房,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MR会引起左室扩大,最终导致左心收缩功能衰竭障碍及心衰,同时左心房压力也因为反流而增大,容易导致左心房扩大、房颤和肺动脉高压。MR预后较差,有症状而未行手术者年死亡率在5%左右,而出现严重心衰者5年死亡率达 60%。同时,MR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据统计,超过65和75岁的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6.4%和9.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二尖瓣反流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态势。
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治疗只能改善患者症状,而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或手术时机。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风险高等缺点,此外,一些高龄、有开胸病史、心功能差且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常由于外科手术风险大而被拒绝外科手术。因此,研发微创的、低风险的、治疗 MR的介入治疗器械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瓣膜介入治疗技术获得突破性的发展,MR的介入器械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器械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
其中,依据外科手术瓣膜缘对缘缝合技术原理而研发的瓣膜钳夹器械因为安全性高、技术原理简单、可行性大目前最受肯定。外科瓣膜缘对缘缝合技术原理如图 2所示:二尖瓣反流时,心脏收缩期两个瓣叶边缘无法对合关闭出现空隙,导致左心室的血流从空隙返回左心房;外科缘对缘缝合将二尖瓣两个瓣叶边缘中间点缝合,使得心脏收缩期时瓣叶间空隙由一个大孔变成两个小孔,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 (图2a),而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流入左心室血流又不受影响(图2b)。国际上唯一获批上市治疗MR的微创介入器械为Evalve公司的MitraClip就是一种瓣膜钳夹装置。但是其含有复杂的操控系统,制作和生产的成本也很高;该器械在手术时需经静脉、右心房、房间隔、左心房最后到达左心室,路入途径又长又多处弯曲,故手术操作非常复杂,医师需要反复的细调输送系统弯度、方向、水平位置、垂直深度,到达理想位置后才能夹住瓣膜,因此医生经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台手术,这一缺点深受诟病。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发、我司独占的专利CN106175986A公开了一种装置及使用方法均较为简单的瓣膜夹合器,通过实际生产与性能检测结果发现,该装置仍旧存在着捕获瓣膜难度大、可能造成瓣膜损伤、夹合力难以提升等诸多缺陷。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瓣膜夹合器,在传统版本夹合器的基础上,一方面降低其在运动过程中对瓣膜的损伤,另一方面便于使用者捕获瓣膜,并提高其夹合性能,同时方便生产,提高其可加工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加优良的使用效果和生产可实现性的瓣膜夹合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MR的瓣膜夹合器,该夹合器经微创手术途径植入人体后可有效治疗M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植入设备的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视网膜假体
- 下一篇:一种瓣膜夹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