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振降噪装置以及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805.4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张肃;李忠华;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支撑 水处理装置 减振垫 减振降噪装置 外壁 本实用新型 吸能 水泵 连接部件 使用寿命 相对设置 振动能量 振动影响 轴线平行 环设 水管 松动 噪音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振降噪装置以及水处理装置,其中,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减振垫,环设于水泵外壁;以及至少一个吸能垫,连接于减振垫外壁,吸能垫的轴线与减振垫的轴线平行;多个减振支撑组,连接于减振垫外壁,每个减振支撑组包括:第一减振支撑腿,以及与第一减振支撑腿相对设置的第二减振支撑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的减少了水泵和水管的振动以及向外传递的振动能量,减少了对水处理装置的各个部件的振动影响,减少了各个连接部件松动的可能,降低了噪音,延长了水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和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的影响,水质在不断的下降,并且由于居民的收入日益提高,净水器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水泵为净水器进水和出水提供动力。水泵叶轮或电动机转子质量分布不均、水泵轴与电机轴不在一条直线上、内部摩擦、水流撞击等原因均会引起水泵震动。对于大通量的净水器,水泵的功率也要求较大,水泵的振动会更大,其振动一方面通过水泵与净水器的连接装置传给净水器;另外连接在水泵上的水路管道由于水的脉动也会有很大振动,其振动也会传给净水器。由于这两个振动来源,净水器的振动会较大,并产生较大噪音。现有的净水器安装的底座通常是一片金属铁片,该金属片通过螺栓与水泵固定在一起,还通过胶脚和螺栓将水泵与净水器连接在一起。该设计只是通过胶脚来进行隔振,但由于胶脚体积的限制,只能够吸收很小一部分的能量,隔振效果不理想;另外该设计也没有考虑水管带给净水器的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降噪装置,以减小水泵和水管的振动,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装置,采用了带有上述减振降噪装置的水泵,以减小水泵及水管的振动传递,降低净水器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的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减振垫,环设于水泵外壁;以及至少一个吸能垫,连接于减振垫外壁,吸能垫的轴线与减振垫的轴线平行;多个减振支撑组,连接于减振垫外壁,每个减振支撑组包括:第一减振支撑腿,以及与第一减振支撑腿相对设置的第二减振支撑腿。
通过在水泵外壁环设的减振垫,使减振垫吸收了水泵产生的振动,并且起到一定的隔振作用;在减振垫外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吸能垫,并且吸能垫的轴线与减振垫的轴线平行,使得与水泵平行设置的进水管、出水管能够套入吸能垫内,并由吸能垫将进水管、出水管由于水的脉动而产生的振动能量吸收,并起到隔振的作用。在减振垫的外壁还设有多个减振支撑组,每个减振支撑组中包括第一减振支撑腿和第二减振支撑腿,进一步的对水泵起到隔振的作用。经过上述减振垫、吸能垫和减振支撑组的多重减振、隔振,使水泵和水管振动的能量被大幅吸收和阻隔,噪音也随之降低,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为使结构更加合理,第一减振支撑腿的轴线与减振垫的轴线垂直,第二减振支撑腿的轴线与减振垫的轴线垂直;第一减振支撑腿的重心与第二减振支撑腿的重心连线与减振垫端面平行。
进一步地,为更好的隔振,减振垫包括:嵌合部,设于第一减振支撑腿与第二减振支撑腿之间的减振垫外壁;减振降噪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振片,每个隔振片包括:第一隔振部,嵌入减振垫的嵌合部。
进一步地,每个隔振片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隔振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由第一隔振部的一端向远离减振垫的方向弯折;第二连接部,与第一隔振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由第一隔振部的另一端向远离减振垫的方向弯折;第二隔振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第二隔振部嵌入第一减振支撑腿内;第三隔振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第三隔振部嵌入第二减振支撑腿内。
可选地,每个隔振片一体成型。
可选地,水泵、嵌合部和隔振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泵测试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内压强的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