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269.X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陶抵辉;周杰良;邓沛怡;武凝玲;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12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藤本植物 种植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历史悠久,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生态护坡技术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综合生态护坡在我国的应用,护坡技术主要分为单纯利用植物护坡和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两种类型。凝土护岸,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引起生态退化。为了有效保护河道岸坡和生态环境,已产生了不少生态型护坡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瑞士、德国等提出了“自然型护岸”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首先提出了“亲水”观念,把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于城镇河道建设,推出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
近年来,生态护坡技术在我国河道整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边坡类型来分主要有:a)土质边坡:液压喷播植被草护坡、土工格室植被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被草护坡、客土植被生植物+点播灌木护坡、三维网植草护坡五种护坡方式。b)岩质边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客土喷播)、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植生基质喷射技术三种护坡方式。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生态护坡、植被重建、景观层次难题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生态护坡、植被重建、景观层次难题的问题;而且现有技术移动性、灵活性差,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设置有容纳槽,多个所述容纳槽通过连接板焊接安装;每个所述容纳槽的前端焊接有抗冲垂直板,所述抗冲垂直板的上端焊接有缓冲倾斜板;
所述连接板的下端焊接有加固桩,所述容纳槽的内部铺设有绿化格室,所述绿化格室的上端安有配置区,所述配置区内铺设有植物培养基质。
进一步,所述缓冲倾斜板的表面焊接有多根加强筋。
进一步,多个所述容纳槽从前往后递增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技术效果是:在不同高层区段,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配置不同的适宜植物群落,可丰富景观层次;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一方面,材料可替代。一是钢架构或混凝土材料可用新型生态环保材料替代;二是植物培养基质的土壤基质可用植生袋等基质替代。另一方面,结构灵活。一是可取消连接板,降低造价成本;二是可取消单体横向连接,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单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侧面图;
图中:1、缓冲倾斜板;2、抗冲垂直板;3、容纳槽;4、连接板;5、加强筋;6、加固桩;7、植物培养基质;8、绿化格室;9、配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该可移动的藤本植物种植模块设置有容纳槽3,多个所述容纳槽3通过连接板4焊接安装;每个所述容纳槽3的前端焊接有抗冲垂直板2,所述抗冲垂直板2的上端焊接有缓冲倾斜板1;
所述连接板4的下端焊接有加固桩6,所述容纳槽3的内部铺设有绿化格室8,所述绿化格室8的上端安有配置区9,所述配置区9内铺设有植物培养基质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缓冲倾斜板1的表面焊接有多根加强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多个所述容纳槽3从前往后递增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结构单体主要包括设置于迎水坡横向方向带有框格的抗冲垂直板2、设置于抗冲垂直板2顶部带有框格的缓冲倾斜板1、设置于抗冲垂直板2一侧的连接板4、设置于连接板4底部的加固桩6、在不同高层的相邻结构单体的抗冲垂直板2之间通过连接板4隔出的容纳槽3和抗冲垂直板2设置的加强筋5。抗冲垂直板2具有抗冲蚀作用,缓冲倾斜板1具有缓解冲蚀作用并防止容纳槽3中的培养基流失。绿化格室8包括胶凝材料,胶凝材料所用水泥为P32.5普通矽酸盐水泥和Ⅰ级粉煤灰。粗骨料为碎石,细骨料为山砂,所述山砂最大粒径4.75mm,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FDN)、膨涨剂(UEA);所述开放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以C30混凝土配合比为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气体供应及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花盆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