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979.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舒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1/10 | 分类号: | G06M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43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轴 胶带 驱动电机 驱动系统 胶带机 介质板 计数控制器 驱动模块 转动轮 电容 极板 转动 测量 本实用新型 动力输出轴 机电连接 胶带生产 同步转动 一端连接 自动记录 电连接 轴承座 穿过 驱动 移动 进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包括计数控制器,驱动电机,两个电容计数极板;计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回转轴的一端连接,回转轴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回转轴的另一端与转动轮连接,转动轮与胶带接触,用于带动胶带进行移动;回转轴的中部还设置有介质板,该介质板能够与回转轴同步转动,并且该介质板穿过两个电容计数极板之间;该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回转轴的转动次数,从而控制回转轴的转动进程,达到控制胶带长度,使的胶带长度的测量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胶带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生产设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德鲁发明了透明胶带。胶带按他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
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
胶带生产整个流程是:
1、从塑料粒子的原料加入到吹膜机中,吹成塑料薄膜,宽度一般在1.3M左右。根据胶带用途。然后再选择不同的塑料粒子以及加入一些特种添加剂。
2、经过吹膜后,把薄膜上到涂布机上好涂布胶水,其实这个工序主要是根据胶带需要的粘度及用途来选用胶水的,等涂布好后就是胶带了。只不过目前的还是宽1.3M,长度有几百M有大卷的塑料胶膜,没有分开来而已。
3、接着就是需要把这大卷的塑料胶膜通过复卷机再重新卷成一小卷的胶卷,这就可以根据我们平时使用的胶带所需要的长度来进行复卷。
4、复卷的小胶卷可以再用分切机分切成平时使用的胶带所需要的宽度,比如1CM宽或者是其它宽度都是可以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胶带进行切割,主要靠人工手动进行胶带长度的测量,比较浪费人力,而且生产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现有胶带生产仍然使用人工记录进行计数的方式,测量胶带长度的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带机自动计数驱动系统,包括计数控制器,驱动电机,两个电容计数极板;所述计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的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回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回转轴通过轴承座进行固定,所述回转轴的另一端与转动轮连接,所述转动轮与胶带接触,用于带动胶带进行移动;所述回转轴的中部还设置有介质板,该介质板能够与回转轴同步转动,并且该介质板穿过两个电容计数极板之间。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核心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所述电阻电容C1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2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电容C3电连接与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电源输入端分别与核心芯片U1的三路输入端:SU、SV、SW电连接;电容C4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U之间,电容C5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V之间,电容C6并联在核心芯片U1的控制管脚与输出端W之间,所述电容C7设置于反馈电压检测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1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C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2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B与接地端之间,电阻R3设置于电流反馈端IA与接地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舒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FRID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聊天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