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锌蒸发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140.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宝达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骨架 锌蒸发源 固定体 加热棒 炉芯 陶瓷 炉围 本实用新型 电热元件 加热机构 节能型 炉盖 开口位置 连接弯头 使用寿命 固定板 外侧壁 新机械 棒状 包覆 穿设 喷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锌蒸发源,包括炉围、盖合炉围的炉盖以及设置在炉围内部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炉芯、围绕于炉芯外侧壁的陶瓷骨架以及设置在陶瓷骨架上的电热元件,所述炉盖对应于炉芯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喷口,所述电热元件包括若干加热棒以及连接相邻加热棒的连接弯头,所述陶瓷骨架包括若干陶瓷固定体,所述加热棒穿设固定于陶瓷固定体,所述炉围内部设有包覆若干陶瓷固定体围绕固定于炉芯的固定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将陶瓷骨架设置为若干陶瓷固定体的方式,使得棒状的加热棒能实现在锌蒸发源上的安装,从而延长锌蒸发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蒸发炉,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锌蒸发源。
背景技术
锌蒸发源是真空卷绕镀膜机设备的核心机构,主要由加热机构、炉芯、盖板等组成,其加热机构由陶瓷骨架内安装电热丝构成,炉芯安放于陶瓷骨架中间,上方设置盖板,盖板中央制有槽形喷口。电热丝通电后,加热炉芯内的锌材料,直致金属锌蒸发从盖板槽形喷口中喷出,喷涂到从盖板上方通过的薄膜上,在薄膜上形成均匀的锌镀层。然而,现有的锌蒸发源中,其加热元件是由镍铬丝绕制成螺旋状,然后安装在陶瓷骨架槽内。为了提高加热机构的功率,一般将陶瓷骨架各槽内的电热丝串联连接。由于镍铬丝在加热的过程中,内部的电压较低且电流较大,从而导致镍铬丝在加热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短路甚至烧断现象,从而影响节能型锌蒸发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锌蒸发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型锌蒸发源,包括炉围、盖合炉围的炉盖以及设置在炉围内部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炉芯、围绕于炉芯外侧壁的陶瓷骨架以及设置在陶瓷骨架上的电热元件,所述炉盖对应于炉芯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喷口,所述电热元件包括若干加热棒以及连接相邻加热棒的连接弯头,所述陶瓷骨架包括若干陶瓷固定体,所述加热棒穿设固定于陶瓷固定体,所述炉围内部设有包覆若干陶瓷固定体围绕固定于炉芯的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绕制成螺旋状的镍铬丝替换成棒状的加热棒,减少电流在流经加热元件时的电阻,从而降低加热元件发生短路与烧断的现象,提升锌蒸发源的使用寿命;由于棒状加热棒的设置增加了加热棒的强度,通过将陶瓷骨架设置为若干陶瓷固定体的方式,实现了加热棒在陶瓷固定体上的安装与固定,并通过固定板用于实现加热棒固定于炉芯的外侧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机构与炉围之间连接有用于定位加热机构并使固定板与炉围之间形成间距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用于实现加热机构在炉围内部的固定,并使加热机构与炉围之间形成间距,使得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传导向炉围,从而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穿过固定板且一端固定于炉芯、另一端固定于炉围,所述固定件沿炉芯的轴向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一端与炉芯固定、另一端与炉围固定,从而在加热机构与炉围之间形成间距。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芯靠近开口的两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沿炉芯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片的设置用于实现对炉芯靠近开口位置的定形,对炉芯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盖上位于喷口的两端位置均设有压持传输中的薄膜靠近于喷口的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的设置使得薄膜能更好的与喷发出的金属锌实现接触,从而提升薄膜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上设有用于调节两压板之间距离的腰行孔,所述腰行孔与炉盖之间设有用于固定压板的内六角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宝达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宝达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