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371.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42 | 分类号: | F16K1/42;F16K47/08;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 ||
一种电动阀,包括:阀座、与所述阀座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阀芯座;与所述阀芯座套装固定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设置有阀口和若干冷媒流通孔;所述若干冷媒流通孔具有不同的孔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阀,在阀座上设置了阀芯座,并在阀芯座上设置若干冷媒流通孔,并且将若干冷媒流通孔设置为具有不同的孔径,有利于冷媒从第一连接管流入、沿着若干冷媒流通孔流入阀芯座内腔时,具有大致相同的流量,从而使得冷媒的流动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冷媒流量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电动阀是根据系统参数输出变化的动力,将阀的开度保持在需要的位置,以保持蒸发器需要的供液量。目前,应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通常是由装配在阀体外的线圈与阀体内的转子构成电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转子带动阀体内部阀针动作来实现阀口开度的调节。
如日本专利文献JP2009162366A公开的电动阀,包括外壳、套在外壳外的定子线圈和连接在外壳下部的带阀口的阀座,以及位于外壳内的磁转子、丝杆和阀针等;定子线圈和磁转子构成的电机用于驱动阀针相对于阀口的接合或分离。在工作过程中,控制转子的正、反方向旋转,通过丝杆和螺母的传动,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针沿轴向直线位移,从而调节阀口的通流面积,进而调节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但是,这种电动阀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电动阀需要经过多次组装工序间接控制才能保证阀座与丝杆的同轴度,而且阀座与丝杆的同轴度受到螺母、导向套筒、阀座、阀针等多个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影响,同轴度不易保证,如果出现阀座与螺母不同轴,容易出现阀针与阀口不同轴现象,进而造成阀口密封不严或阀口出现偏心磨损的问题。
对此,专利号为ZL201110374268.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阀,在阀座上设置了阀芯座,以及对螺母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基于阀芯座和螺母的结构,对电动阀的其余部件均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螺母对丝杆实现了导向并且阀芯座也对丝杆阀针组件进行导向有利于保证丝杆阀针组件与阀口的同轴度,避免出现阀口密封不严或阀口出现偏心磨损的问题。
然而,在ZL201110374268.8专利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一些结构上的改进或替换,从而取得额外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冷媒在流经阀芯座的均匀流量,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阀,包括:
阀座、与所述阀座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阀芯座;
与所述阀芯座套装固定的螺母;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设置有阀口和若干冷媒流通孔;所述若干冷媒流通孔具有不同的孔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或者改进,还可以对若干技术特征作出进一步的改动:
所述阀芯座为分体式零件组装固定而形成。
所述冷媒流通孔的数量为4个,包括第一冷媒流通孔、第二冷媒流通孔、第三冷媒流通孔、第四冷媒流通孔,所述第一冷媒流通孔和所述第二冷媒流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冷媒流通孔和第四冷媒流通孔的孔径。
所述第一冷媒流通孔与第二冷媒流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三冷媒流通孔和所述第四冷媒流通孔的孔径相同。
所述第一冷媒流通孔和所述第二冷媒通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所述第三冷媒流通孔和所述第四冷媒流通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冷媒流通孔、所述第二冷媒流通孔、所述第三冷媒流通孔、所述第四冷媒流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阀芯座的圆周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牧光互补光伏组件
- 下一篇:磨齿轴夹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