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3535.2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军;李德峰;刘全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0F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严泉玉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获 无人船 网兜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动力系统 主控制器 通信设备 船体 捕捉 光电跟踪器 红外感应器 红外摄像头 捕获目标 捕捉目标 内侧通道 前端设置 外侧通道 安置 中枢 船头 下水 仓库 返回 | ||
1.一种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两栖无人船包括:船体(1)、捕获网兜(2)、动力系统(3)、主控制器(4)、通信设备(5)和蓄电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无人船的船体(1)前端设置安置舱(7),所述安置舱入口(8)与设置在船头的捕获网兜(2)的内侧通道口(9)连接,所述捕获网兜(2)的外侧通道口(10)用于捕捉目标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无人船还包括捕获驱动、声呐设备(11)、红外感应器、红外摄像头(12)和光电跟踪器(13),所述捕获驱动、声呐设备(11)、红外感应器、红外摄像头(12)和光电跟踪器(13)分别连接主控制器(4);
所述捕获驱动连接着捕获网兜(2),用于在接收到主控制器(4)的捕捉指令时,驱动所述捕获网兜(2)完成捕获动作;
其中,所述声呐设备(11)和光电跟踪器(13)固定在所述两栖无人船的船底,所述红外摄像头(12)设置在所述捕获网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网兜(2)包括上网兜(14)和下网兜(15),以及用于完成上网兜(14)和下网兜(15)耦合的连接件(16);所述捕获网兜(2)的外侧通道口(10)在所述上网兜(14)和下网兜(15)完成打开操作后导通,在所述上网兜(14)和下网兜(15)完成闭合操作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抓捕网兜安装于旋转基座(17)上,旋转基座(17)在捕获驱动作用下,进行水平方向旋转240度和/或垂直方向翻转-75度~+7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网兜还连接所述蓄电池(6),用于在抓捕过程中获取高压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无人船设置有配重舱,配重舱由两层构成,其中内层(18)底部设置有排水孔(20),外层(19)与内层(18)之间由支撑杆(21)完成隔离,所述外层(19)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抽水管(22);所述抽水管(22)连接两栖无人船中设置的抽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无人船的顶端安装桅杆,桅杆上用于搭载探照灯(23)、通信天线(24)和视频设备(25)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3)包括:车轮,发动机、喷泵和螺旋桨(26)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备捕获功能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26)连接一转轴(27),所述转轴(27)用于完成所述螺旋桨(26)在水平角度-45度~+45度间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35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集成式舱室隔声降噪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上地震勘探的水平拖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