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变形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4057.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清;张付峰;袁希海;白杨;张学军;任炎峰;董长中;康佳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6001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上模 下模 上夹具 弯管 压力机 本实用新型 内腔横截面 闭合 下夹具 变形修复装置 快速修复 下模固定 下模内腔 半圆 活塞 下压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修复弯管变形部分的装置,包括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内腔横截面均为半圆,闭合后形成内腔横截面为一个完整的圆。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弯曲半径相同,弯曲角度相同。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分别固定在上夹具和下夹具里,上夹具固定在压力机的活塞头上。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弯曲角度相同,弯曲角度可以为90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闭合后形成内腔横截面为一个完整的圆的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固定弯管,分别用上夹具、下夹具固定修复上模、修复下模,结构简单;使用压力机一次下压完成修复,方便快捷,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生产制造计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变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直管在制造成弯管过程中、弯管在搬用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管道中空容易造成变形。这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焊接难度,并且加大流体流动的阻力,降低流体在弯管内的流速。
专利CN201420530580.0公布了一种弯头变形修复装置,用顶压柱将三种不同口径的钢球推进弯管,通过其中与弯管口径相同的钢球从弯管通过来修复变形的弯管。这种方法适用于弯头,对于两头是直管、中间为弯管的管道不适用。目前修复这种管道的弯管部分,通常通过人工在弯管变形部分施力进行修复,耗时、依靠人力修复不精准,需要一种设备对弯管变形部分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修复弯管及两端为直管的弯管变形部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弯管变形修复装置,包括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内腔横截面均为半圆,闭合后形成内腔横截面为一个完整的圆。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弯曲半径相同,弯曲角度相同。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分别固定在上夹具和下夹具里,上夹具固定在压力机的活塞头上。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弯曲角度相同,弯曲角度可以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闭合后形成内腔横截面为一个完整的圆的修复上模和修复下模固定弯管,分别用上夹具、下夹具固定修复上模、修复下模,结构简单;使用压力机一次下压完成修复,方便快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弯管及修复上模、修复下模示意图。
图3是修复上模、修复下模的俯视图。
其中1为弯管,2为修复上模,3为修复下模,4为上夹具,5为下夹具,6为压力机,7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弯管修复模具分为修复上模1和修复下模2,修复上模1和修复下模2内腔横截面均为半圆,闭合后形成内腔横截面为一个完整的圆。修复上模1和修复下模2弯曲半径相同,弯曲角度相同,一般为90度。修复上模1和修复下模2两侧边设置固定槽,修复上模1通过螺栓和牙板固定在上夹具4上,上夹具4连接压力机6的活塞头,修复下模2通过螺栓和牙板固定在下夹具5上,下夹具5安放在固定座7上,弯管1放置在修复下模2里面。
具体实施时,压力机6的活塞头带动上夹具4、修复上模1下压,修复上模1和修复下模4闭合,因为压力使弯管1变形部分回复。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万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4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极耳整形机构的检测机
- 下一篇:钢管整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