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5088.4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项亚南;叶露林;朱麟;陈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5/12;B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秀娟 |
地址: | 21415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吸附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包括进气风机、安全检测装置、除尘装置、降温装置、吸附解吸装置、冷凝器、分离罐、冷凝水回收装置、蒸汽发生器及有机溶剂回收罐。待处理有机废气经废气风机进入除尘装置及降温装置经除尘降温后进入吸附解吸装置进行吸附,吸附后干净废气直接排放,解吸后的有机溶剂经冷凝器、分离罐降温分离,得到的不含水有机溶剂送入溶剂回收装置回收利用,分离出的冷凝水一方面送入蒸汽发生器作为气源另一方面送入降温装置冷却待处理有机废气。本装置可以连续高效回收有机废气,并且可以循环利用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节省资源消耗。本装置运行安全可靠可自动启停,吸附剂可以多次循环利用,节省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有机溶剂的废气的吸附回收处理。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农药、涂布涂装、纤维、制药、电子、橡胶等行业常会使用有机溶剂,使用完的有机溶剂常作为有机废气排放到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其主要成分为烃类、卤代烃、氮烃、含氧烃、硫烃及低沸点的多环芳香烃等,常温下易挥发。挥发的有机废气不仅对人体的各种器官有刺激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有些甚至会产生“三致”效应,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挥发性有机废气进行有效控制。
目前,国内外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主要有吸附法、冷凝法、膜回收法、燃烧法、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等,其中前3种是回收净化技术,后4种是破坏性净化技术。吸附法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采用吸附剂将气体中的有机废气吸附,净化后的废气排入大气。常用的吸附剂有颗粒活性炭、沸石、高聚物吸附树脂、活性炭纤维、活性氧化铝和硅胶等。由于活性炭价格低,吸附效果好,是目前最常用的吸附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回收有机废气,并将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风机、用于检测待处理有机废气温度及可燃气体含量的安全检测装置、除尘装置、降温装置、吸附解吸装置、冷凝器、分离罐、冷凝水回收装置、蒸汽发生器及有机溶剂回收罐;
进气风机的出口通过废气管道与除尘装置的进口连通;在进气风机与除尘装置之间的废气管道上安装有安全检测装置,除尘装置的出口通过废气管道与降温装置的废气进口连通;
所述吸附解吸装置包括至少一只吸附罐,吸附罐内装填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有机溶剂的活性炭,吸附罐上设有待处理废气进口、解吸蒸汽进口、净气出口及气相有机溶剂出口,待处理废气进口通过废气管道与降温装置的废气出口连通,解吸蒸汽进口通过解吸蒸汽管道与蒸汽发生器的出口连通,净气出口用于排放经吸附处理后的干净废气,气相有机溶剂出口通过有机溶剂管道与冷凝器的进口连通;
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有机溶剂管道与分离罐的进口连通,分离罐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放口,分离罐的上部设有有机溶剂回收口,冷凝水排放口通过冷凝水管道分别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及降温装置的冷却水进口连通,有机溶剂回收口通过有机溶剂回收管道与有机溶剂回收罐的进口相通。
将安全检测装置与PLC控制系统相连,PLC控制系统与进气风机的电机连接。当安全检测装置检测到管路中有机废气的温度过高或含有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将检测信号传送给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发出急停信号给风机电机使风机电机急停,保证装置运行安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活性炭再生的再生装置。再生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再生剂的储罐及将再生剂输送到吸附解吸装置中的再生剂泵。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解吸装置的吸附罐至少有三只,且并列连接。配置三只吸附罐,三只吸附罐并联共用一套管路系统,运行时相互切换,当A吸附罐吸附时,B吸附罐解吸,C吸附罐再生。可实现连续吸附,提高有机废气的吸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5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挂式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滤筒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