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半对合式电缆穿线管管口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5718.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代显忠;刘晓明;程俊;欧智;李玉福;汪滔;周志新;沈燚;张琼;段军鹏;王世芬;刘勇波;尹红朗;陈有忠;杨家凯;欧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半 合式 电缆 线管 管口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穿线管管口孔洞封堵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穿线管管口孔洞的封堵,是变电站防火、防潮、防小动物的关键环节。目前均采用防火泥进行封堵,防火泥易受温度影响,形态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遇热时,封堵泥会出现软化溢胶。遇冷时,防火泥会硬化脱落。防火泥软化溢出或硬化脱落形成的封堵漏洞均会带来防火、防潮、防小动物方面的隐患,从而危及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溢胶和脱落后的防火泥附着在周边设备及设施上,影响设备的美观及站容站貌的整洁性。目前,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维周期均较长,运维人员很难及时发现封堵漏洞隐患,一般都是数天甚至数十天后才能发现。为此,寻找一种可靠的封堵器具来解决上述问题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电缆穿线管及端子箱电缆孔洞封堵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便捷且可免维护的两半对合式电缆穿线管管口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器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两半对合式电缆穿线管管口封堵器,包括两半可对合为圆柱形的可插装封堵在电缆穿线管端头的半圆柱形封堵盖、安装于对合的封堵盖上的两半对合的半圆台形防雨帽;所述半圆柱形封堵盖包括圆心一侧带半圆孔的半圆形端盖、外端与端盖连为一体的可插入电缆穿线管内的半圆内插管和可套在电缆穿线管外的半圆外套管,半圆内插管和半圆外套管之间的间距与电缆穿线管壁厚相同;所述半圆台形防雨帽包括圆心一侧带一半穿线孔的上部半圆台段和下部半圆柱段,半圆柱段上的圆弧面带有一圈可卡装在封堵盖半圆孔边缘的卡槽,半圆柱段的外径大于半圆孔的孔径,半圆台形防雨帽通过底部的半圆柱段及其卡槽嵌装于半圆柱形封堵盖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半对合的半圆台形防雨帽对合后形成的中心穿线孔为圆柱孔,也可为并排贯通的两个圆柱孔,还可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两两贯通的三个圆柱孔。半圆台形防雨帽采用弹性材料制作。
将本实用新型插装并封堵在电缆穿线管端头,电缆可从两半对合后的封堵盖的端盖中心孔和防雨帽的中心穿线孔穿过,封堵盖的圆形端盖将穿线管和电缆之间的端头孔隙堵住,封堵盖的内插管和外套管紧紧插套在穿线管上,安装紧固,不会松脱。通过配置的防雨帽可以进一步封堵因电缆穿线管管径大小及电缆线径不一致留下的安装孔隙,对电缆穿线管及端子箱电缆孔洞实现有效和可靠的封堵,解决了目前电缆穿线管管口及端子箱电缆孔洞封堵不可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便捷、简洁美观且不需维护。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半圆柱形封堵盖与半圆台形防雨帽配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半圆柱形封堵盖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两半半圆柱形封堵盖对合后形成圆柱形的示意图;
图7是半圆台形防雨帽的主视图;
图8和图7的俯视图;
图9、图10、图11是两半半圆台形防雨帽对合后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封堵在穿线管管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5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穿线管管口封堵器
- 下一篇:一种通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