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头部扫描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6234.5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霞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乐陵***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装置主体 扫描成像 头部扫描 作用装置 线管 输出接线盒 图像显示屏 检查装置 控制圆盘 离子输送 旋钮 本实用新型 电源线连接 电源插头 工作难度 患者头部 局部扫描 图像扫描 医疗用具 装置开关 底座板 电源线 扣槽 省时 省力 医师 检查 | ||
CT头部扫描检查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其特征是在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前侧设有图像显示屏,图像显示屏下侧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右侧设有控制圆盘,控制圆盘右侧设有装置开关,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右侧与电源线连接,电源线与电源插头连接,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左侧与输出接线盒连接,输出接线盒与离子输送线管连接,离子输送线管通过线管口与头部扫描作用装置连接,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底部设有底座板,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左侧上部设有扣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患者头部局部扫描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能有效精确的进行图像扫描,减轻了CT科医师的工作难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CT头部扫描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CT专业在进行患者身体检查时,多通过输送设备将人体输送到CT机内部进行检查作用,由于CT本身具有放射性,容易对患者身体造成辐射伤害,而且针对于患者头部治疗作用时,无法最大程度减少对人体伤害,且以往的设备较为大型,不仅占用较多的空间,而且无法较小范围内控制放射作用区域,使多余的能量散失,容易对外界环境造成辐射,长此以往,增加了CT科医师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进行患者头部局部扫描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能有效精确的进行图像扫描的CT头部扫描检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其特征是在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前侧设有图像显示屏,图像显示屏下侧设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右侧设有控制圆盘,控制圆盘右侧设有装置开关,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右侧与电源线连接,电源线与电源插头连接,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左侧与输出接线盒连接,输出接线盒与离子输送线管连接,离子输送线管通过线管口与头部扫描作用装置连接,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底部设有底座板,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左侧上部设有扣槽,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右侧设有活动支体,活动支体通过活动转轴与弧形辐射吸收板连接,弧形辐射吸收板一端设有卡撑,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前侧设有坡型颈部支撑槽,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内设有离子发射作用盘,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内部设有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两侧设有电磁线圈,离子发生器与变频芯片连接,离子发生器上侧设有离子加速腔管,离子加速腔管上侧设有发射管头,发射管头上侧设有离子通过反馈板,离子加速腔管外侧设有支撑管套,弧形辐射吸收板上设有辐射吸收层,辐射吸收层上设有滤波层,滤波层上设有吸附微孔,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内部设有控制主板,控制主板上设有集成处理器和图像转换器,控制主板上侧与显卡器连接,控制主板左侧与排线基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辐射吸收板上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支撑槽内设有棉质支撑垫。
作为优选,所述离子发生器下侧设有金属辐射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进行患者头部局部扫描检查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科学有效、能有效精确的进行图像扫描,减轻了CT科医师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部扫描作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辐射吸收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成像处理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霞,未经孙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T头部和体部剂量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卧式乳腺筛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