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6437.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东;杨乃群;孙建宗;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远洋潜水电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43/02;F04B53/2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李志民 |
地址: | 064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存垢腔 动筒杆式防垢 抽油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包括输油管、设置在输油管内的泵筒上部接头、通过游动阀连接在泵筒上部接头下方的游动连接段、连接在游动连接段下端的固定连接段、连接在固定连接段下端的泵筒、设置在泵筒内上部的柱塞接头、通过固定阀连接在柱塞接头下方的柱塞下端且位于泵筒内部的柱塞连接管、连接在泵筒和输油管下端部的支承接头总成、固定连接在支承接头总成上的支承总成以及连接在支承总成下端部且与泵筒相通的吸垢管。原油进入泵前,先通过吸垢管,吸垢管用于吸附垢离子并形成垢,吸垢管能过滤并减少流入泵的原油中的垢离子,吸垢管内、外壁及网格孔中形成的垢脱落后掉到油层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水电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
背景技术
抽油泵是由抽油机带动把井内原油抽到地面的常用井下装置。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杂质,日积月累形成油垢。它所抽汲的液体中含有砂、蜡、水、气及腐蚀性物质,又在数百米到上千米的井下工作, 泵内压力可能高达10MPa 以上。所以它的工作环境复杂, 条件恶劣,而泵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油井产量,活塞与衬套的间隙及阀和其他连接部件间的漏失都会使实际排量减少。只要保证泵的制造质量和装配质量, 在下泵后一定时间内, 漏失的影响是不大的。但当液体有腐蚀性或含砂时, 将会由于对泵的腐蚀和磨损使漏失迅速增加。泵内结蜡和沉砂会使阀关闭不严, 甚至被卡而严重破坏泵的工作。在这些情况下, 除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腐蚀性能外, 主要是采取防砂及防蜡措施, 以及定期检泵来维持泵的正常工作,所以设计一种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存垢腔的动筒杆式防垢抽油泵,包括输油管、设置在输油管内的泵筒上部接头、通过游动阀连接在泵筒上部接头下方的游动连接段、连接在游动连接段下端的固定连接段、连接在固定连接段下端的泵筒、设置在泵筒内上部的柱塞接头、通过固定阀连接在柱塞接头下方的柱塞、连接在柱塞下端且位于泵筒内部的柱塞连接管、连接在泵筒和输油管下端部的支承接头总成、固定连接在支承接头总成上的支承总成以及连接在支承总成下端部且与泵筒相通的吸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筒下部设置有位于柱塞连接管与输油管之间的导垢孔;
所述柱塞连接管与输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存垢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垢管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承总成下端部的外侧筒、套装固定在外侧筒内部的内侧筒以及设置在内侧筒侧壁上的网格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垢孔的截面上部分为水平开槽,其下部分为钝角斜坡;所述钝角斜坡位于泵筒内径的端部高于其位于泵筒外径的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垢孔的数量为2-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垢腔的宽度为4-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承接头总成与支承总成之间设置有皮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远洋潜水电泵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远洋潜水电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固定式夹具以及夹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户外组合式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