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制动正压助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7618.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7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魏聚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聚星辰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100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动 正压 助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制动正压助力器。
背景技术
车辆制动是车辆的主要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有关,故车辆制动性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车辆制动性能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评价:①制动效能,即车辆制动减速度与制动距离;②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即抗热衰减的性能;③制动时车辆行驶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对制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车辆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目前关于车辆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
汽车助力器是汽车主动安全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的制动系统中,用于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助力器是安装在踏板和制动主缸之间,助力器分为液压助力器和真空助力器,其中真空助力器是依靠发动机进气时产生的负压作为助力器的动力源,使真空助力器的前、后腔气压差增大,从而使作用到制动总泵上的力比驾驶员踏动制动踏板上的力大为增加,达到真空助力的目的。上述过程中,当驾驶员踩油门、正常行驶时,发动机不产生负压;只有松开油门或怠速时,发动机才能产生负压,为助力器提供动力源。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真空助力器存在以下缺点:在怠速时,由于发动机所提供的负压比较低,通常只有-0.04~-0.066MPa,造成助力器真空力不足,制动力不够,同时需要2-3秒才能建立足够的真空力,造成刹车滞后,制动距离长,易发生事故。当发动机因故障灭火后,就无法提供负压,制动力消失,刹车失灵。
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目前一大发展趋势,多数厂家是把汽车底盘及刹车系统照搬过来使用。以电动机、电池等替换了原来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整车空载质量较原来相同底盘的车辆增加了三分之一,但制动系统并没有加强与改变,这就形成了制动力不足,给电动汽车的安全行车留下了安全隐患。作为汽油机发动机的车来讲,刹车助力是靠发动机怠速运转在进气歧管上产生的负压与真空助力器配合使用,为制动系统产生助力的。电动汽车上没有负压产生,只好在车上加一个小功率的电动负压泵勉强配合真空助力器工作。因为电动负压泵太小了,远远比不了发动机产生负压的速率快,这就导致了电动汽车第一脚刹车还马虎可以,第二脚刹车就基本没有助力了。
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安全、节能、环保、并能大大提高车辆制动性能的制动助力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各种工况下,现有真空助力器依靠发动机进气时产生的负压作为动力源存在真空力不足、制动力不够、刹车滞后、制动距离长等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正压助力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汽车制动正压助力器,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后壳体内设有控制阀总成,控制阀总成的中心设有其上装有推杆回位弹簧的推杆,推杆的前端连有控制阀活塞,前壳体内贯穿有其上装有回位弹簧的制动主缸推杆,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前壳体一侧下方增设由电机驱动的正压助力气泵及其控制器,正压助力气泵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后壳体连通;正压助力气泵的输出端口装有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及其控制器串联于电机的控制回路中。
为了进一步优化该助力器的结构,完善其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所述的进气管上装有单向阀,保证气压的正向提供。
所述的正压助力气泵的进气口与进气管之间增设储气缓冲罐,压力开关安装在储气缓冲罐一侧,保证气压的稳定及持续,存储足够的气压力。
所述的前壳体上设有连接件,正压助力气泵及电机安装在连接件上,使得整个结构更紧凑,便于安装。
所述的正压助力气泵为滑片式气泵,该滑片式气泵的滑片、转子是采用石墨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滑片式气泵的基础上,利用石墨具有自润滑性、硬度高、耐磨等特点以及聚四氟乙烯具有自润滑性、耐磨等特点,将现有钢质的滑片和转子替换为由石墨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片和转子,改进后的滑片式气泵不需要增设润滑油供给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而且能满足真空助力器的使用要求。所述滑片式气泵的其它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聚星辰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聚星辰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7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