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7833.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阚道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20 | 分类号: | B65H51/20;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丝 云母 带绕包铜扁线用储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导辊、第一储线机、第二储线机、第二导辊,第一储线机包括第三导辊,第三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三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还设置有伸缩式气压缸;第二储线机包括第四导辊,第四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方形轴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方形轴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拉簧。该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能够将生产中的扁线进行暂时存储且不影响后续其他工序的正常作业,为后续的维修赢得时间,保证安全生产,避免扁线被拉坏,有利于企业控制成品线的报废率,实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属于铜扁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适用于6KV及以上高压电机、方便电机绕组。其制作方法一般为:原料线(铜扁线)在抛光工序、云母带绕包工序、玻璃丝绕包工序、高温烧结工序中会形成半成品线,半成品线经过烘焙、冷却即成成品线,所述成品线也就是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
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在制作过程中,当因为意外(如落入异物导致的卡顿)使得扁线(原料线、半成品线、成品线)停止前进时,如在某一工序中因意外导致停止,由于扁线在抛光工序以及高温烧结工序中不能停止前进,否则会因为过度抛光或烧结导致后续成品质量下降,同时为了保证扁线不被拉坏,只能选择紧急停车,这会使得大量的成品线被报废,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导辊、第一储线机、第二导辊,所述第一储线机设置在第一导辊和第二导辊之间,所述第一储线机包括第三导辊,第三导辊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轴,第一圆轴的尾端与第三导辊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中设置有供第一圆轴上下活动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三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还设置有伸缩式气压缸,伸缩式气压缸的伸缩端与第一圆轴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储线机和第二导辊之间设置有第二储线机,所述第二储线机包括第四导辊,第四导辊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圆轴,第二圆轴的尾端与第四导辊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轴的首端固设有方形轴,所述第四导辊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中设置有供方形轴上下活动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环形挡板,挡板套设在方形轴的外部且挡板与方形轴固定连接,所述方形轴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方形轴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上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下端与方形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导辊辊身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环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四导辊辊身的外周设置有第二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能够将生产中的扁线进行暂时存储且不影响后续其他工序的正常作业,为后续的维修赢得时间,保证安全生产,避免扁线被拉坏,有利于企业控制成品线的报废率,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玻璃丝包云母带绕包铜扁线用储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储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储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圆轴与方形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