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7863.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线加 工用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属于绕包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线,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目前,在大型电机中,常用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其常见制法是在铜扁线或铝扁线绕包上最少一层绝缘薄膜,还可绕包有玻璃丝来增强,还可采用浸漆来填充,最后烧结形成绝缘层。
目前,在绕包线、漆包绕包线的生产过程中,常使用一对摩擦轮来给其提供驱动力。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摩擦轮对扁线(包括铜扁线、铝扁线等原料扁线,还包括后续包裹有绝缘层的成品扁线)的作用面积小,为得到足够的驱动力,扁线与摩擦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这易使得扁线易受到损伤。同时,上下两个摩擦轮之间位置被固定,上下两个摩擦轮之间的间距调整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用来驱动扁线,包括一对上下对称的牵引装置,所述扁线位于两个牵引装置之间;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环形同步带、最少五个压紧齿轮、连板,所述同步带的内周表面设置有带齿,所述主动齿轮与带齿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带齿啮合,所述压紧齿轮与带齿啮合,所述同步带包括压平段、位于压平段左右两侧的过渡段,所有压紧齿轮均位于压平段的内侧且所有压紧齿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压平段的外侧壁紧贴扁线,所述压紧齿轮中的转轴与连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柱,导柱外套设有上滑板、下滑板,上滑板的中央设置有与导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滑板的一端与位于上方的连板的侧边固定连接,下滑板的中央设置有与导柱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滑板的一端与位于下方的连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柱外还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在上滑板和下滑板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上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下滑板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柱的上端设置有上螺母,所述上螺母与导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导柱外还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设置在上螺母和上滑板之间;所述导柱的下端设置有下螺母,所述下螺母与导柱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导柱外还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设置在下螺母和下滑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同步带的外周表面设置有网格状凸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利用上下两个同步带对扁线的摩擦力为扁线的前进提供驱动力,同步带与扁线之间的作用面积大,同步带不易对扁线造成损伤;同时,上下两个压平段之间的间距也能够根据扁线规格的不同随时调整以满足不同规格扁线的驱动需要,调整操作简单方便,设备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紧齿轮、连板、导柱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凸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所述扁线加工用驱动装置,用来驱动扁线1,包括一对上下对称的牵引装置,所述扁线1位于两个牵引装置之间;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主动齿轮21、从动齿轮22、环形同步带23、最少五个压紧齿轮24、连板25,所述同步带23的内周表面设置有带齿23a,所述主动齿轮21与带齿23a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2与带齿23a啮合,所述压紧齿轮24与带齿23a啮合,所述同步带23包括压平段231、位于压平段231左右两侧的过渡段232,所有压紧齿轮24均位于压平段231的内侧且所有压紧齿轮2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压平段231的外侧壁紧贴扁线1,所述压紧齿轮24中的转轴与连板25固定连接;所述连板2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柱3,导柱3外套设有上滑板31、下滑板32,上滑板31的中央设置有与导柱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滑板31的一端与位于上方的连板25的侧边固定连接,下滑板32的中央设置有与导柱3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下滑板32的一端与位于下方的连板25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外还套设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设置在上滑板31和下滑板32之间,所述第一弹簧4的上端与上滑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的下端与下滑板3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7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