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散热及打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8017.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梅;李超;戴贤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亿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56;H01M10/6561;H01M10/66;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装置 车身 电池箱 散热 储气瓶 冷却装置 电磁阀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客车 整车控制器 打气系统 动力电池 车身底盘 电磁阀电 节能效果 空气输送 人体重力 散热效率 有效地 排出 连通 串联 能耗 冷空气 电池 消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散热及打气系统包括:车身出气装置、冷却装置、电池箱、储气瓶和整车控制器;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分别与电池箱和储气瓶连通,冷却装置串联在车身出气装置和电池箱之间,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经冷却装置将冷空气输送至电池箱进行散热,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将空气输送至储气瓶;整车控制器分别与车身出气装置、电池箱、储气瓶和电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保证电池组的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减少散热所需要的能耗。车身底盘排出的气体的动力来源于人体重力,整个过程不需要消耗电池组的能量,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并且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能量,使得该系统具有最佳的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汽车的散热及打气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散热及打气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冷却是利用车厢内温度较低的空气送入电池箱内,空气流经电池表面,电池的热量传导到空气中,空气由电池箱出风口送到大气中,达到电池组散热的目的。
利用车厢内空气对电池组冷却有以下几点不足:
1、为了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冷却用的空气流量较大,车厢内的冷空气在很短的周期内会被抽空,外界补充进来温度较高的空气,车厢内的温度无法达到预期的冷却效果,即使空调全时全负何制冷也很难满足要求,空调一直处于制冷状态导致能耗高;
2、电源箱内部无法与大气隔绝,空气中的水分、灰尘会进入电池箱内,长期使用会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电池主回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变差,电池组内部电器连接易受腐蚀,可靠性不好;
3、一旦发生意外电池燃烧,由车厢内送来的富氧空气会加剧燃烧,同时有毒气体倒排进入车厢内空调系统,直接危及乘客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散热及打气系统,能够及时补充冷却的气流,使车厢内的稳定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电池组的散热,减少空调所产生的能耗;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及污染物进入电池箱内,保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电路出现腐蚀的情况,提高电池组内部连接的可靠性;提供良好的电池环境,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散热及打气系统,包括:车身出气装置、冷却装置、电池箱、储气瓶和整车控制器;
所述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电池箱和所述储气瓶连通,所述冷却装置串联在所述车身出气装置和所述电池箱之间,所述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经所述冷却装置将冷空气输送至所述电池箱进行散热,所述车身出气装置通过电磁阀将空气输送至所述储气瓶;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车身出气装置、所述电池箱、所述储气瓶和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车身出气装置包括车身底板、设于所述车身底板的若干充气件及与每一所述充气件连通的车身出气件,所述充气件设有单向阀进气口,所述充气件从所述单向阀进气口收集空气,并将收集到空气传输至所述车身出气件内,所述单向阀进气口具有空气过滤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单向阀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口单向阀。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储气瓶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充气件为弹性气囊。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气囊为半球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亿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亿鼎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8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回收浸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及其柔性液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