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0050.6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杆 驱动电机 横梁 蜗轮 壳体 重金属污染土壤 本实用新型 连接件 啮合 二次污染 焊接方式 环境治理 现有装置 缓冲池 阳极液 治理 毒害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装置,包括:壳体、阳极液缓冲池、蜗杆;所述横梁位于壳体的内部,且横梁与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横梁的上方,且驱动电机与横梁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蜗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一端,且蜗轮与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蜗杆位于蜗轮的一侧,且蜗杆与蜗轮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蜗杆的下方,且连接件与蜗杆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耗费人力少,接触毒害物质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适用面积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103k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103km2,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103km2,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当前,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工程修复、玻璃化法、溶剂淋洗、热处理法、蒸汽萃取、化学固定和生物修复等。
但是,现有修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1、植物修复法:修复过程缓慢,对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盐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等自然和人为条件有一定的要求。用于清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累积植物通常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因而修复效率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2、微生物修复法:与植物修复一样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因子的制约程度较大。
3、客土、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只适宜用于小面积的、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同时,不能将污染物质取出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风险。
4、化学固定法:被固定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仍然可以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变成生物有效形态。另外,改良剂的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壤结构,同时对土壤微生物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5、化学淋洗法:化学络合剂因为价格昂贵,容易产生次生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不适合密实性的污染土体。
电动力学修复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与化学清洗法和化学还原法相比,具有耗费人力少,接触毒害物质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电动力学修复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在荷兰、美国等国已进入野外实验阶段。由于经济的可行性已经被论证,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商业化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植物修复法修复过程缓慢,修复效率低,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微生物修复法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因子的制约程度较大;客土、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化学固定法改变土壤结构,同时对土壤微生物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化学淋洗法化学络合剂因为价格昂贵,容易产生次生污染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能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0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