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1615.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邓武星;张计锋;盛力;杨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公开了一种吊具,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开口;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第一线圈固定于第一侧壁上,第一铁芯穿设在第一线圈内;第二线圈和第二铁芯,第二线圈固定于第二侧壁上,第二铁芯穿设在第二线圈内,通过切换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使得第一铁芯相互接触或分开,以将所述开口闭合或打开。本体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一线圈固定于第一通道上,第一铁芯滑动连接于第一通道内;第二通道,第二线圈固定于第二通道上,第二铁芯滑动连接于第二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形成垂直于第一侧壁的闭合力,通过改变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实现吊具的闭合状态以及打开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吊具。
背景技术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下,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产业竞争与合作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也面临着技术不过硬等问题,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与行驶安全。由于纯电动汽车行驶完全依赖于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电池系统电量越大,续航里程就越长,但所需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也越大。由于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大,动力电池系统一般安装拆卸麻烦,因此,设计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起吊工装在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的吊具一般采用电葫芦、吊绳和吊钩,每次起吊作业需人工实现定位,操作麻烦,并且存在脱钩的风险,操作工时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吊具,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线圈、第一铁芯、第二线圈和第二铁芯,形成垂直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锁紧力,通过改变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实现吊具的闭合状态以及打开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具,包括:包括: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开口;第一线圈和第一铁芯,所述第一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铁芯穿设在所述第一线圈内;第二线圈和第二铁芯,所述第二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铁芯穿设在所述第二线圈内,通过切换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使得所述第一铁芯相互接触或分开,以将所述开口闭合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壁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通道上,所述第一铁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对应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二通道上,所述第二铁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铁芯以及所述第二铁芯分别包括同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道分别包括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导向销。
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铁芯与所述第二铁芯接触。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侧边,所述吊具还包括:吸附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三侧壁上,用于将所述吊具与待吊物相互吸附。
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为纵向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三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电磁铁分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三侧壁外侧,包括第四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电磁铁分别固定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以及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外侧。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顶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所述吊具还包括:吊环,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万向转环,与所述吊环活动连接;以及活动销,与所述万向转环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1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成型过程中的脉冲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