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子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1800.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边春键;周国均;黄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子 纠偏组件 检测组件 纠偏装置 轴套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检测 纠偏 扶正 上移 施力 古建筑 移动 安全 保证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子纠偏装置,涉及古建筑维护技术领域,包括同轴套设在柱子上的环状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检测柱子倾斜侧的检测组件,支座上还活动连接有用于对柱子倾斜侧施力以纠偏柱子的纠偏组件。支座同轴套设在柱子上,利用检测组件检测支座的倾斜侧,再将纠偏组件移动到支座的最低点,利用纠偏组件推动支座最低点上移以将柱子扶正,保证建筑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维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柱子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我国古代建筑从总体上来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其中常常用到柱子以支承栋梁桁架等结构,但年代久远后,由于风力等自然因素作用或者地基不均匀、不牢固等因素,柱子的柱基础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沉降、倾斜,给建筑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子纠偏装置,通过在柱子倾斜侧设置纠偏组件,推动柱子向下倾斜侧上移,实现柱子的纠偏,保证建筑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子纠偏装置,包括同轴套设在柱子上的环状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检测所述柱子倾斜侧的检测组件,所述支座上还活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柱子倾斜侧施力以纠偏所述柱子的纠偏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座同轴套设在柱子上,利用检测组件检测支座的倾斜侧,再将纠偏组件移动到支座的最低点,利用纠偏组件推动支座最低点移动以将柱子扶正,保证建筑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包括对称扣合锁固在所述柱子上的两个半环套,两个所述半环套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配合的凹槽和榫块,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并由连接件穿设锁固的延伸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座由两个半环套组成,可以方便地将其包裹锁固在柱子上,利用凹槽和榫块的卡接,增强两个半环套的连接,并用连接件将两个半环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和所述榫块呈相互对应的燕尾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和榫块均为燕尾形,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座顶端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滑移连接有检测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球在检测槽中滑移,当支座呈倾斜状态时,检测球在重力作用下滑移到支座最低点,方便确定纠偏组件的施力点。
进一步的,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支座底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竖直设置并与驱动其竖直移动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检测组件确定的最低点,将滑块移动到该处,驱动机构驱动推杆上移,从而推杆推动支座最低点上移以对柱子进行纠偏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包括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内套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推杆与电机传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第二推杆转动,与第二推杆螺纹连接的第一推杆由于滑块的限制而被带动上移,推动支座向下倾斜侧上移,实现柱子的纠偏。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呈相互对应的T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槽均为T形,滑块和支座的连接更稳定,滑块顶端与支座的接触面积大,推杆对支座施力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林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1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模型桩固定装置
- 下一篇:具有磁吸机构的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