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1965.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宇;焦亚桂;姚学权;沈立宗;张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亚桂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B01D29/56;B01D36/02;A61L2/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机构 消化液 本实用新型 收集容器 回输装置 回输管 采集 医疗器械技术 过滤效果 可拆卸的 流经方向 灭菌机构 盛装容器 依次设置 净化 粗滤网 精滤层 吸取管 灭菌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机构和灭菌机构,过滤机构按照消化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和精滤层,所述消化液盛装容器包括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直接连接吸取管,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收集容器和回输管之间,过滤机构与回输管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效果好,消毒灭菌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净化机构,尤其是涉及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
背景技术
某些消化液的丢失、肠道功能异常的患者,例如大型腹部手术术后胃瘫、上消化道梗阻、胃肠道手术后消化道瘘及部分严重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进行消化液的回输。尤其是胃瘫患者及消化道瘘的患者,此类病人常常消化液及营养物质还没有被吸收就从瘘口或胃管中排出,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不良,大大提高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此类患者多需要长期禁食,消化液的分泌大大减少,导致胃肠道黏膜的萎缩,肠道屏障功能的减退,此时如果给予肠内营养,亦容易出现对营养剂的不耐受,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经临床研究证实,消化液的回收对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增加营养的吸收,促进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临床上对消化液的收集及回输主要采取人工操作,用人工手动操作,从胃管或其他引流管内抽吸引流液,采用治疗碗及纱布手工滤过,过滤后装入营养瓶中进行回输。但是操作过程复杂,操作工作量大,增加护士工作负担,现有医护人员紧缺,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消化液回输过滤装置[CN201610799000.1]包括精密引流袋、肠内营养泵、引流连接管、输出管,精密引流袋由相互连通的计量器和储液袋组成,计量器上端与引流连接管连接;储液袋内设有过滤袋,计量器和储液袋的连接口设置在过滤袋内,经计量器进入储液袋内的消化液经过滤袋过滤;输出管的一端伸入储液袋中的消化液液面之下,它的另一端与肠内营养泵的泵管皮条的输入端连接,经过肠内营养泵,泵管皮条的输出端与病人营养管相连。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人工操作的部分问题,方便了使用,但是过滤后的消化液除去了大颗粒的污染物,但是对于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未进行处理,若消化液放置时间过久或者过程中接触到空气引入污染,再进行回输可能会引起病情恶化,此外单纯采用过滤袋进行过滤,有可能因为颗粒物沉积造成过滤速度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包括按照消化液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吸取管、消化液盛装容器和回输管,净化机构包括过滤机构和灭菌机构,过滤机构按照消化液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粗滤网和精滤层,所述消化液盛装容器包括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直接连接吸取管,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收集容器和回输管之间,过滤机构与回输管可拆卸的连接。
在上述的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中,所述的过滤机构还包括动力泵,所述的动力泵连接在过滤机构和回输管之间,动力泵提供动力以抵消过滤机构在过滤消化液的阻力消耗。
在上述的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中,所述粗滤网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网孔结构,粗滤网为波浪形网面结构,所述的粗滤网为10-20目,精滤层6的过滤孔径小于粗滤网5的过滤孔径。
在上述的消化液采集与回输装置的净化机构中,所述的精滤层为灭菌的纱布、过滤棉或者过滤膜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亚桂,未经焦亚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1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