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2629.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邵有国;李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韩道恩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32;B01D53/02;B01D5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s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冷却除油罐、第二级冷却除油罐、等离子放电除油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处设有增压风机;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和第二级颗粒状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级冷却除油罐连通,所述第二级颗粒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内的蜂窝状活性炭的蜂窝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内气体的流通方向相同。能够有效降低通入活性炭内前废气的VOCs含量,降低活性炭的更换频率,减少活性炭的使用量,提高废气中VOCs的脱除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即VOCs,在改性塑料、色母粒、功能母粒、线缆等领域生产中,需要对由真空脱挥装置吸收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后处理,以满足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
活性炭吸附技术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气体净化技术,也是目前工业VOCs治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吸附分离与净化,对于高浓度的有机气体,一般情况下首先需要经过冷凝等工艺进行“降浓”处理,然后再进行吸附净化。
改性塑料行业的真空脱灰气体以沸点为80-220℃的可挥发气体为主,我们把这些气体统称为“油气”。对于油气等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的净化,也可以采用吸附法,但是会对活性炭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吸附了大量油气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若不及时更换活性炭则排入大气的尾气中依然会存在较多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无法满足工业废气的排放标准。但频繁的更换活性炭会影响正常生产进度,且活性炭的价格较高、用量加大,这还会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VOCs废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能够降低活性炭的更换频率,减少活性炭的使用量,提高废气中VOCs的脱除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冷却除油罐、第二级冷却除油罐、等离子放电除油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处设有增压风机;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和第二级颗粒状活性炭吸附装置,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所述第二级冷却除油罐连通,所述第二级颗粒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内的蜂窝状活性炭的蜂窝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级蜂窝状活性炭吸附装置内气体的流通方向相同。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第一级冷却除油罐和第二级冷却除油罐之后再设置一个等离子放电除油装置,对经过二级冷却除油的废气进行电解,将废气中的低沸点和部分中高沸点的挥发性有机物电解成CO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颗粒状活性炭对废气进行油气的吸附,本结构中采用了二级活性炭吸附,先采用蜂窝状活性炭进行吸附,在运用颗粒状活性炭进行吸附,能够大大提高活性炭吸附的效率。由于蜂窝状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提高废气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吸附效率。而且蜂窝状活性炭的风阻较小,在2m/s的风速下,风阻<480Pa,所以能够减少排风管处设置增压风机的功率,从而减少增压风机处的能耗。
优选地,所述第一级冷却除油罐的底部设有泄油阀,所述第二级冷却除油罐的底部设有泄油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韩道恩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韩道恩高分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2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