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2711.9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1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39215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机 制冷铜管 环形腔 本实用新型 汽车零部件 冷却装置 搅动 侧壁 开口 驱动电机输出轴 环形中空管 长短不一 导热材料 加快冷却 降温效果 搅拌装置 上端固定 温度降低 搅拌叶 冷却油 内顶部 内螺旋 散热网 输出轴 油冷却 上端 吹风 填充 贯穿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侧壁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螺旋设有制冷铜管,所述制冷铜管之间通过散热网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机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开口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内,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机体的内顶部设有环形中空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长短不一的搅拌叶加大搅动时的搅动幅度,加快冷却油冷却,降温效果较好,同时制冷铜管配合吹风可以使冷却油的温度降低的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覆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制动系配件、转向系配件、行走系配件、电器仪表系配件等,通过一系列部件的组装从而实现汽车的组装制造。
现有的部分汽车零部件在某工艺加工之后会产生高温,从而使得后续加工较慢,必须等冷却后才可以实现继续加工,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加工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其操作简单,长短不一的搅拌叶加大搅动时的搅动幅度,加快冷却油冷却,降温效果较好,同时制冷铜管配合吹风可以使冷却油的温度降低的更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侧壁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螺旋设有制冷铜管,所述制冷铜管之间通过散热网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导热材料,所述机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机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开口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机体内,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机体的内顶部设有环形中空管,所述环形中空管的侧壁沿其周向设有多个吹气管,所述机体的内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设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端设有吊篮,所述吊篮的上端设有吊环,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末端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的长度大于第二搅拌叶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T形柱与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底部,所述T形柱设置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与T形柱外套有弹簧,套筒的侧壁设有两个与T形柱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T形柱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连在放置台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防滑纹,所述固定座通过膨胀螺钉与地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中空管的侧壁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螺纹接头。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硅脂。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待冷却的零部件通过吊篮放入机体内,然后打开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电机转动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转动,进而使机体内的冷却油流动,制冷铜管和散热网可以加快零部件的冷却,将外界吹风设备与螺纹接头连接,然后通过吹气管对机体内进行吹风,加快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长短不一的搅拌叶加大搅动时的搅动幅度,加快冷却油冷却,降温效果较好,同时制冷铜管配合吹风可以使冷却油的温度降低的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冷却装置环形中空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滁州硕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2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