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降逃生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3013.0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3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18;A45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林志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包 容纳袋 缓降 逃生背包 缓降装置 袋口 本实用新型 收纳 捆绑带 束口绳 肩带 破损 腰带 抽出 邻近 收藏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缓降逃生背包,包括背包及固定于背包中的缓降装置,背包上设有第一容纳袋,第一容纳袋中收纳有一束口袋,束口袋从第一容纳袋中抽出后可将整个背包反套于其中,束口袋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容纳袋中邻近袋口的位置,束口袋的另一端为开放的袋口并穿设有束口绳。本缓降逃生背包在第一容纳袋中设置束口袋,可在无需使用时将缓降装置与背包全部反套于束口袋,便于收藏。同时,束口袋反套时可对背包的肩带、腰带等捆绑带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由于背包破损而在缓降时出现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降逃生背包。
背景技术
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难时,位于高楼层建筑中的人员无法使用电梯快速到达地面,只能通过楼梯下行,但利用楼梯逃生的速度太慢,往往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出。虽然在消防救援力量的协助下,高楼中的人员也可通过云梯或救生气垫逃生,但是在灾难恶化危机人身安全之前消防救援力量不一定能够赶到现场,如果盲目等待救援将会贻误逃生黄金时间。
为使高楼中的人员能够在发生灾难时较快速的自行逃生到地面,目前已开发了一些相关的逃生装置,其中以缓降装置的实用性最强。缓降装置的核心结构是盘绕有钢丝绳的缓降机构,钢丝绳的一端从缓降装置中拉出,随着钢丝绳的运动缓降机构内将产生一定阻力以限制钢丝绳的速度。
公布号为CN106422093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即公开了一种缓降逃生器,并具体公开了该逃生器通过连接板6固定在定制背包内部,边缘设置有若干安全带导向环61,背包上的固定边穿过导向环61将缓降逃生器与背包连为一体,使用时候将绳索的自由端与建筑物上连接部连接,然后将背包背在身上,并通过捆绑带捆绑可靠,然后从建筑上跳下即可。
但现有的这种缓降逃生器与背包不便于收藏,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方便收藏的缓降逃生背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藏的缓降逃生背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降逃生背包,包括背包及固定于所述背包中的缓降装置,所述背包上设有第一容纳袋,所述第一容纳袋中收纳有一束口袋,所述束口袋从所述第一容纳袋中抽出后可将整个所述背包反套于其中,所述束口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袋中邻近袋口的位置,所述束口袋的另一端为开放的袋口并穿设有束口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缓降逃生背包在第一容纳袋中设置束口袋,可在无需使用时将缓降装置与背包全部反套于束口袋,便于收藏。同时,束口袋反套时可对背包的肩带、腰带等捆绑带结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由于背包破损而在缓降时出现危险。
较佳地,所述背包上还设有第二容纳袋,所述缓降装置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袋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容纳袋与第二容纳袋的袋口处均设有拉链。
具体地,所述缓降装置的壳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二容纳袋中设有织带,所述织带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将所述缓降装置固定于所述背包中。
较佳地,所述背包上设有包括肩带与胯带在内的五点式安全带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缓降逃生背包的示意图。
图2是缓降逃生背包中缓降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缓降逃生背包中束口袋抽出后的示意图。
图4是束口袋开始反套背包时的示意图。
图5是背包被完全套入束口袋中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3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放射治疗仪
- 下一篇:缓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