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3308.8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夏国华;吴辉荣;尹文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36/2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杜海燕 |
地址: | 421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硬质壳体 发热包 茶园 底面 观光 本实用新型 泡茶 安全隐患 发热介质 加热设备 空腔填充 软材料 硬质壳 耐热 烫伤 加热 茶水 防水 挤压 体内 节约 能源 | ||
一种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置于硬质壳体内,硬质壳体与杯体之间的空腔填充有冷水,硬质壳体的底面由防水耐热软材料制成;杯体与硬质壳体的底面之间设有发热包,发热包内装有发热介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采用挤压发热包的方式对茶水加热,茶杯自身即可完成泡茶过程,操作方便;无需其他加热设备提供热水,节约能源,并且消除了被热水烫伤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观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助茶杯。
背景技术
生态茶园管理遵循生态学科,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较大地提高生产能力;另一方面,生态茶园的茶叶生长环境、空气、土壤和水质均为自然的原生态,因此,生态茶园不仅可以作为茶叶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一种旅游观光胜地。
在品茗区、养生馆或者观光体验区等场所向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当地茶园生产的茶叶,让游客品尝茶叶,是一种将茶叶推广的有效途径。将茶叶在茶杯中泡好即可饮用。
但现有的泡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需要向游客提供热水,为了不让热水降温,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热能,耗能较大;2、泡茶端茶杯不稳还有可能被热水烫伤;3、热水瓶占用桌面空间,影响桌面整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且能够缩短茶叶在生产线上的停留时间、生产效率更高的萎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置于硬质壳体内,硬质壳体与杯体之间的空腔填充有冷水,硬质壳体的底面由防水耐热软材料制成;杯体与硬质壳体的底面之间设有发热包,发热包内装有发热介质。
所述发热介质为生石灰。
所述防水耐热软材料为聚乙烯。
进一步,所述发热包固定在杯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硬质壳体的底面设有朝上的尖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采用挤压发热包的方式对茶水加热,茶杯自身即可完成泡茶过程,操作方便;无需其他加热设备提供热水,节约能源,并且消除了被热水烫伤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提供的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体、2硬质壳体、2.1底面、2.2尖角、3空腔、4发热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茶园观光的自助茶杯,包括杯体1,杯体1置于硬质壳体2内,硬质壳体2与杯体1之间的空腔3填充有冷水,硬质壳体2的底面2.1由防水耐热软材料制成;杯体1与硬质壳体2的底面2.1之间设有发热包4,发热包4内装有发热介质。
所述发热介质为生石灰。
所述防水耐热软材料为聚乙烯。
所述发热包4粘连在杯体1底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3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