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5732.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顾寅珺;吕坚伟;吕婷婷;邬贤波;张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体 神经刺激电极 倒刺结构 定位组件 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神经电刺激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医疗器材 植入位置 偏离 | ||
一种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骶神经刺激电极易偏离植入位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针体,及固定在针体上的定位组件,所述针体上固定有骶神经刺激电极;所述定位组件形成有用于阻止针体向上移动的倒刺结构,及用于阻止针体向下移动的倒刺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适用于骶神经电刺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骶神经电刺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伤治疗手段,适用于以下患者:因患各种疾病造成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综合征,非梗阻性慢性尿潴留、膀胱过度活动症、经保守治疗难治愈而即将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不可逆手术治疗的患者。
骶神经刺激电极通常都固定在一根针体上,骶神经电刺激术实施时,需要将载有骶神经刺激电极的针体植入病人体内,但是在骶神经电刺激术实施过程中,针体容易产生移动,从而偏离植入位置,最终影响到骶神经电刺激术的实施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骶神经刺激电极偏离植入位置,从而能确保骶神经电刺激术实施效果的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包括针体,及固定在针体上的定位组件,所述针体上固定有骶神经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形成有用于阻止针体向上移动的倒刺结构,及用于阻止针体向下移动的倒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阻止针体向上移动的单向止退倒刺,及至少一个用于阻止针体向下移动的单向止进倒刺,所述单向止退倒刺上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尖部,所述单向止进倒刺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尖部。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止退倒刺呈V形,单向止进倒刺呈倒V形。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阻止针体上下移动的双向止回倒刺,所述双向止回倒刺上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尖部及向下突出的尖部。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止回倒刺呈M形或W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利用定位组件的倒刺结构来固定针体,从而能将针体可靠的固定在植入位置,能避免骶神经刺激电极偏离植入位置,从而能确保骶神经电刺激术实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骶神经刺激电极固定装置,包括针体10,及固定在针体10上的定位组件,所述针体10上固定有骶神经刺激电极(图中未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阻止针体向上移动的单向止退倒刺11,及至少一个用于阻止针体向下移动的单向止进倒刺12,所述单向止退倒刺11上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尖部,所述单向止进倒刺12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尖部,单向止退倒刺11呈V形,单向止进倒刺12呈倒V形。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时,需要将针体插置在一套管内,然后将套管连同针体一起送入患者体内,然后再将套管移除,针体即可在定位组件的定位作用下固定在植入位置,不会在使用过程产生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5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