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形磁流变液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6671.5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武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37/00 | 分类号: | F16D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形 流变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形磁流变液离合器,具体公开了它包括线圈座、线圈、主动轴、从动轴、内齿套、外齿套和轴承;也公开了上述各组成部件的连接关系或连接结构,比如,所述的线圈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线圈镶嵌安装在线圈座内;所述的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为阶梯状结构,包括一个大端和一个小端,主动轴的小端和从动轴的小端均设置在线圈座内;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通过控制磁流变液流体形成不同屈服强度的塑性体或固体,从而达到传动不同力矩的作用;2、外齿套、内齿套与主动轴、从动轴的连接方式采用花键连接,连接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齿形磁流变液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连接主、从动件以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器件,离合器可按工作要求实现连接动力或脱开动力,传统的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变矩器、电磁离合器等,其主要依靠主、从动件之间接触或脱离来传动动力,因此长时间的使用离合器的磨损非常严重,据统计机械故障中有50%以上是由于离合器磨损所致,因此如何改善离合器磨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磁流变液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智能材料,该种液体可在磁场作用下在毫秒级的瞬间由牛顿流体变成剪切屈服应力较高的Bingham塑性体或粘弹性体,且该转变连续、可逆。现有磁流变液离合器的结构形式主要为圆盘式,圆筒式,圆锥式这三种模式,这些设计的离合器存在体积较大,存在着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齿形磁流变液离合器,以克服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齿形磁流变液离合器,它包括线圈座、线圈、主动轴、从动轴、内齿套、外齿套和轴承;
所述的线圈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线圈镶嵌安装在线圈座内;
所述的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均为阶梯状结构,包括一个大端和一个小端,主动轴的小端和从动轴的小端均设置在线圈座内;
主动轴小端上设置有花键槽,内齿套上设置有花键槽,从动轴小端上设置有花键槽,外齿套上设置有花键槽,其中,内齿套上设置的花键槽与主动轴上设置的花键槽配合,外齿套上设置的花键槽与从动轴上设置的花键槽配合;
主动轴小端与线圈座之间设置第一轴承,从动轴小端与线圈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内齿套设置在主动轴小端上后压紧第一轴承内圈,外齿套设置在从动轴小端上后压紧第二轴承内圈;内齿套位置设置好后,通过第一压板将内齿套固定,外齿套位置设置好后,通过第二压板将外齿套固定;其中,第一压板通过螺钉与主动轴固定,第二压板通过螺钉与从动轴固定;
外齿套与内齿套之间由密封圈密封,外齿套与内齿套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内注入磁流变液流体,并用螺堵封闭。
作为优选方式,可拆卸连接包括螺栓连接和/或卡合连接。更优选地,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的连接处先垫一块橡胶后再固定,密闭效果更好,连接也更牢固,抗振效果也更好。
作为优选方式,线圈座上设置有端盖,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与主动轴之间安装有防尘圈,第二端盖与从动轴之间安装与防尘圈。
作为优选方式,端盖与线圈座通过螺钉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主动轴大端与从动轴大端的直径一致;主动轴小端与从动轴小端的直径一致。
作为优选方式,在内齿套的端部设置一个梯形结构,第一压板压紧内齿套端部后,第一压板的端部平面与内齿套的端部平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6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