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漏出网口的生物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6747.4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州恒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盈天科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5 | 代理人: | 尹莹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填料 间壁 凸条 内层筒 外层筒 中层 漏出 网口 本实用新型 距离相等 外侧面 水处理 蜂窝筒体 共面设置 波纹面 同轴 水池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漏出网口的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轮廓围成的体积大。所述生物填料轮廓围成的体积为1000mm3~8000mm3。所述生物填料的形状呈蜂窝筒体状。所述生物填料的结构包括同轴共面设置的内层筒、中层筒、外层筒。所述内层筒和所述中层筒之间通过第一间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中层筒和所述外层筒之间通过第二间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层筒的外侧面分布有第一凸条,所述中层筒的外侧面分布有第二凸条,所述外层筒的侧面为波纹面。第一凸条到相邻的两个第一间壁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凸条到相邻的两个第二间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不但不易从水池中的网口漏出,确保水处理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以确保水处理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料,尤其是一种可防止漏出网口的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BBR)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欧国家开发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主要特点是在曝气池中投加颗粒状的填料-Kaldness填料,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搅拌作用使填料处于明显的流动状态,从而使废水、空气与生长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达到降解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现有的MBBR工艺采用的Kaldness悬浮填料为Φ8×10mm的空心圆柱状结构,填料轮廓所围成的体积为502.4mm3,体积小,填料外表面有沿轴向的小凸起,内部为十字交叉的内支撑;
填料采用聚乙烯材质,密度接近于水,根据不同的聚乙烯材料,其密度约在0.92~0.96kg/L之间;投入曝气池后,填料表面会在水中附着生长生物膜,这时填料的整体密度约为1.05kg/L,略比水的密度大,在水中依靠很小的扰动就可以形成类似沸腾翻滚的状态,使填料、废水、空气充分混合。
该种填料与其它填料相比,具有比表面积大,材料寿命长的特点,因此MBBR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维护简单、应用范围广,可以广泛应用于厌氧、好氧、脱氮除磷等各种废水处理当中。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填料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从水池的网口中漏出,影响正常的水处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漏出网口的生物填料,该生物填料不易从水池中的网口漏出,确保水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漏出网口的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轮廓围成的体积大。
所述生物填料轮廓围成的体积为1000mm3~8000mm3。
所述生物填料的形状呈蜂窝筒体状。
所述生物填料的结构包括同轴共面设置的内层筒、中层筒、外层筒。
所述内层筒和所述中层筒之间通过第一间壁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中层筒和所述外层筒之间通过第二间壁固定连接为一体。
第一间壁的数量为六个,第二间壁的数量为十二个。
六个第一间壁在所述内层筒和所述中层筒之间沿周向均匀分布,十二个第二间壁在所述中层筒和所述外层筒之间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内层筒的外侧面分布有第一凸条,所述中层筒的外侧面分布有第二凸条,所述外层筒的侧面为波纹面。
第一凸条的数量有六个,第二凸条的数量有十二个。
六个第一凸条在所述内层筒的外侧面均匀分布,十二个第二凸条在所述中层筒的外侧面均匀分布。
第一凸条到相邻的两个第一间壁之间的距离相等。
第二凸条到相邻的两个第二间壁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州恒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州恒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6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形悬浮填料
- 下一篇:生物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