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69230.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居民 生活区 渗透 雨水 治理 系统 | ||
1.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包括路面(1)、雨水收集井(4)、导管(5)、截污井(8)、过滤井(9)、雨水储存模块(14)、排水管(15)、市政管网(18)、草坪(21)、调蓄储水池(22)、水泵(23)和抽水管(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的结构从左至右依次为路面(1)、雨水收集井(4)、截污井(8)、过滤井(9)、市政管网(18)、草坪(21)和调蓄储水池(22),所述的路面(1)上设置有多个雨水收集井(4),雨水收集井(4)通过管路(5)与截污井(8)相通,截污井(8) 通过管路(5)与过滤井(9)相通,过滤井(9) 通过管路(5)分别与市政管网(18)和雨水储存模块(14)相通,雨水储存模块(14)通过排水管(15)与调蓄储水池(22)相通;所述过滤井(9)的中下部经导管(5)与雨水储存模块(14)相通,过滤井(9)的上部经导管(5)与市政管网(18)连通;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4)的上部为草坪(21);所述调蓄储水池(22)底部有水泵(23),水泵(23)与抽水管(24)的入口相连;所述截污井(8)、过滤井(9)、雨水储存模块(14)和调蓄储水池(22)的底面处于同一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井(4)包括上部的雨水篦子(2)和内部的砂石层(3),砂石层(3)与所述的导管(5)相通;所述的截污井(8)包括上部的截污井检修盖(6)和放置于截污井(8)底部的除污篮(19),除污篮(19)与除污篮提杆(16)相连,除污篮提杆(16)用于将除污篮(19)从截污井(8)中取出;所述的过滤井(9)包括上部的过滤井检修盖(7)和放置于过滤井(9)内部的过滤装置(20),过滤装置(20)与过滤装置提杆(17)相连,过滤装置提杆(17)用于将过滤装置(20)从过滤井(9)中取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井(4)为矩形空槽状,雨水收集井(4)的材质采用花岗岩或混凝土制成,所述的雨水篦子(2)采用不锈钢网架制作而成,所述的砂石层(3)呈多孔结构,砂石层(3)采用砂石铺设而成,砂石层(3)的铺装厚度为25cm-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储存模块(14)的宽度与草坪(21)的宽度相同,雨水储存模块(14)的高度低于市政管网(18)的高度,雨水储存模块(14)采用不锈钢板拼接而成,且雨水储存模块(14)采用横、纵成排的等间距均匀布置方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5)的横断面呈圆形,其直径设置为3cm-5cm;所述的排水管(15)的横断面呈圆形,其直径设置在4cm-6cm之间;所述的抽水管(24)的横断面呈圆形,其直径设置在3cm-5c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污篮(19)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透水孔,透水孔采用等间距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透水孔的孔径为 20mm-3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居民生活区渗透式雨水截污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污井检修盖(6)、过滤井检修盖(7)、除污篮(19)和过滤装置(20)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过滤装置(2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为水质净化层(10)、无纺土工布层(11)、除油层(12)、水盐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层(13),所述的水质净化层(10)采用沸石填充而成,沸石的粒径为20mm-30mm,沸石的铺装厚度为1cm5-20cm;所述的无纺土工布层(11)采用合成纤维通过针刺或编织制作而成,无纺土工布层(11)的铺装厚度为15cm-20cm;所述的除油层(12)铺装厚度为15cm-20cm;所述的水盐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层(13)的铺装厚度为15cm-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692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