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0560.1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58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发电装置 连接杆 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 安装盘 立杆 叶片 抗风性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立杆、连接杆和叶片,立杆上方安装有安装盘,安装盘上方安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上方安装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叶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力发电装置捕风效率低、抗风性差、维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与光伏-作为当今最接近火电成本的新能源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国家“十三五”规划也将推动风电实行平价上网。在国内,风能与光能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能源;然而在国外,风能已经是主流能源之一。德国的风能满足了大约10%的能源需求,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但是国内风力发电系统无法大规模推广,部分原因是由于风力发电机的捕风效率低,有的是因为启动力矩较低,难以启动;有的是因为抗风性能差,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装置捕风效率低、抗风性差、维护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立杆、连接杆和叶片,所述立杆上方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方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上方安装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叶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机包括转子、定子、轴承和转轴,所述定子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安装盘上,所述定子中部设置有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方连接有所述转子,所述连接杆安装在转子上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定子的稳定性,叶片转动带动转子转动,从而实现发电,而且该结构选用轴承较小,出线容易,并且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方,所述竖直段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段两端,且竖直段位于所述定子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段末端与定子之间留有间隙,并采用动密封结构,采用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固定轴承的同时,也能方便转子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为空心叶片,且叶片的外表面为圆弧型,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空心叶片能减轻重量,从而减小离心力,减小连接发电机和叶片之间的连接杆的强度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内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外表面为圆弧型,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垫块支撑空心叶片,保证空心叶片的稳定性和连接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上开设有螺栓连接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垫块的螺栓连接孔完成连接,保证叶片安装在连接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弹性伸缩杆,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启动时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叶片轨迹圆直径较小,风机的实度较大,风力产生的驱动力矩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将发电机设置在安装盘上,这样能够方便拆卸和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结构的叶片,这样能够降低质量,降低高速运转时的离心力,降低连接件的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连接杆为伸缩杆,这样在启动时速度较低,离心力较小,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叶片轨迹圆的直径较小,叶片的实度较大,从而在较低风速下启动力矩较大,这样风机可以在较低的风速下自启动。在启动后,随着转速升高,离心力加大,伸缩杆伸长,叶片轨迹圆直径加大,从而叶片实度减小,使得风机的尖速比提高,风机的气动效率提高,并且叶片直径加大提高了迎风面积,增大了转化的风能,大大提高了发电量。在遭遇大风,由于叶片实度较小,风机的气动失速性能较好,在转速控制在一定限值时,大风时的转矩不会超过发电机最大转矩能力,从而使得风机不会超速飞车,提高了风机的抗风能力;本实用新型在叶片中间设置垫块,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叶片发生扭曲引起的破坏,而且方便叶片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实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塔筒储氢节能系统
- 下一篇:风光火热储多能互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