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70891.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于相东;陈天应;张鹏名;郭凤吉;高秀丽;胡小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头 承力 多功能缓冲器 缓冲管 密封扣 快卸 快装 连接管 抵接 压力表 压力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水合物堵塞 缓冲效果 节省设备 向上延伸 密封片 拆卸 冲管 外壁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包括管状且足够长的本体、连接头、密封扣和缓冲管,所述本体的末端向上延伸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缓冲管通过连接头连通,所述缓冲管外壁固定有承力片,所述承力片抵接于连接头的端部,所述密封扣套于承力片与连接头外,且密封扣顶端的密封片抵接于承力片上;所述缓冲管设有压力控制单元。以提供一种防止水合物堵塞、缓冲效果差、压力表安装不规范、拆卸困难等问题的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以简化了工艺,节省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
背景技术
缓冲器被广泛用于采气树油套压表的安装,但在低温环境下,缓冲器易受水合物影响堵塞,造成取压不准,且缓冲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在安装压力表时,受丝扣和垫片影响,压力表安装不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拆卸压力表时,需要专业人员对电子压力表进行拆卸,拆卸过程繁琐,易造成系统短路烧毁,造成经济损失。而快装快卸防水合物缓冲器是针对上述情况设计的缓冲器,该缓冲器解决了水合物堵塞、缓冲效果差、压力表安装不规范、拆卸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以用于井口工艺中井口压力激动时对压力表的保护、井口压力表的标准安装,同时满足加注液体时连接、安装方便、拆卸快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质量高、缓冲效果好、可调性强、维修方便的缓冲器,主要用于采气树的缓冲取压、防水合物堵塞、压力表快装快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包括本体、连接头、密封扣和缓冲管,所述本体的末端向上延伸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缓冲管通过连接头连通,所述缓冲管外壁固定有承力片,所述承力片抵接于连接头的端部,所述密封扣套于承力片与连接头外,且密封扣顶端的密封片抵接于承力片上;所述缓冲管设有压力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压力控制单元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上端设有缩口,所述缓冲腔内设有能上下移动的缓冲球。当本体内压力过大时将缓冲球向上顶起与缩口配合,堵住缓冲管,通过渗流完成压力传导,以控制缓冲管内的压力,且能防止本体内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缓冲管内;当本体内压力与缓冲管内压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内突出有隔层,将缓冲管分为缓冲管连接段和本体连接段,缓冲管连接段内壁为光壁,其套接于缓冲管外,本体连接段与本体固定,所述隔层置于缓冲管和本体之间。用套接的方式连接缓冲管与连接头,实现快速拆装。
优选的,所述密封扣与连接头的外壁螺接固定。使承力片和连接头之间,连接头和缓冲管之间均能施加压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于本体的末端。使本体内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气液分离。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始端延周向设有凸楞,用于方便缓冲器与采气树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小于本体的直径,用于节流减压。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连接段与缓冲管之间以及本体连接段与本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本体延伸出用于安装阀门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直径小于本体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的顶端设有压力表安装口。用于与压力表螺接固定且使管内的气体充分缓冲,防止液体进入压力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装快卸多功能缓冲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体为管状且与采气树连接,且本体足够长以保证气体进入缓冲管的气体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体进入连接管形成水合物,缓冲管连接电子压力表,用缓冲管代替缓冲器,降低成本且防止缓冲管内被水合物堵塞,管状的本体内没有节流,能良好的导压,所述延伸管用于安装阀门,减压单元用于控制缓冲管内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70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安全接头
- 下一篇:一种防斜保径钻铤结构